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澳大利亚:新医改耗资500亿澳元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11日08:43
  所有澳大利亚居民均可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但自2010年上半年开始,澳大利亚对公立医疗体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面改革,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后的一次重要改革。此次医改投资巨大,规模空前,覆盖面广,目的在于健全网络,高效配置现有医疗保障体系

  

张平

  澳大利亚卫生服务体制实行联邦、州、市三级政府负责制。自1984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实行社会医疗保险,构建了以国民医疗保险为主体,私立医疗保险和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即平安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险制度。

  澳大利亚国民医疗保险覆盖全体国民,所有澳大利亚居民均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一般按年收入的1.5%向联邦政府缴纳医疗保健税,低收入者免缴。国民医疗保险包括药物津贴计划,由联邦政府确定的基本药物低于市场价格,每张处方患者自己仅支付约30%的费用,差额部分由医院药房或零售商向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报账领取。同时,政府鼓励购买私人医疗保险,并承担约1/3的私人保险费用,30岁前参保还可终身享受较低保费。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疗诊所提供初步医疗服务,配备简单诊疗设备和提供少量急救药品,以私人开业为主,从业者称为全科医生。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公立医院主要接受急诊以及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介绍的病人,私立医院一般只接受短期治疗有效的、低成本的病人。此外,还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及老年保健中心、护理之家、老年公寓、儿童保健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澳大利亚的医疗服务过程,由全科医生充当健康守门人,根据病情将病人转诊给医院的专科医生或其他卫生专业人员,也可转诊到专业卫生服务机构。病人也可预约看门诊或因急症直接去医院急诊室就诊。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澳大利亚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公立医疗体系资金不足,医院已不能满足病人的就医需要,很多病人甚至要等待半年或更长的时间仍无法预约到手术或不能住院治疗;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也不均衡,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各级政府的医疗管理机制也不协调,运作不畅。澳前总理陆克文曾尖锐指出,原有医疗保健体系“一片混乱”,每3名急诊病人中就有1人的候诊时间长于官方建议时间,由于病人需求的激增,很多公立医院已陷入苦苦支撑状态,改革势在必行。

  2010年上半年开始,澳大利亚对公立医疗体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面改革,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后的一次重要改革。新医改主要内容为:一是加大对公立医疗系统的投资和管理力度,联邦政府将直接拨款负担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以及医学科研所需经费的60%资金;二是建立覆盖全国的公立医院和医疗网络,以管理和经营公立医院取代由联邦政府拨款给地方政府管理医院的方式;三是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联邦政府对各地公立医院拨款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四是对医院系统以外的医疗服务即基本医疗照顾服务提供全额资助;五是设立“全国医院基金”,并根据一系列新协议,在改革前5年募款900亿澳元,在今后10年中联邦财政将拨款150亿澳元。此外,联邦政府将提供财政激励措施,鼓励民众在收费较低的基础社区医疗机构就诊。

  澳大利亚新的医改方案有三大特色:其一,投资巨大,规模空前。为了解决医疗经费不足的问题,联邦政府用于医疗体系的开支将从35%增至60%;其二,健全网络,高效配置。为了解决医疗系统互相推诿的问题,将按统一标准管理和经营全国公立医院网络,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其三,灵活就诊,公费报销。为了解决“耽误治疗”的问题,如果病人无法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则可以转往医疗网络体系内的其他医院;如果仍无法在公立医院接受手术,则可前往私立医院,国家为其报销费用。

  客观地讲,新医改方案目标是美好的,对每个家庭都是“好结果”。只不过投入资金巨大,联邦政府将把国家三分之一的消费税收入直接用于医疗方面,整个医改总耗资将高达500亿澳元以上。为推行医改,澳大利亚国家卫生与医院改革委员会呼吁增加税负。据测算,普通中等收入者平均每年需要为医改计划多付出1200多澳元的附加税款,中产阶级家庭对此纷纷表示不满。

  澳大利亚的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病人转诊等制度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比如,我国积极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城乡居民参保已超过12亿人,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已平均下降30%左右;我国试点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我国还计划分三年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培养1名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担任全科医生等。

  参考澳大利亚的经验,为缓解我国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症,笔者以为我国今后医改宜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使群众就医负担减轻。目前群众看病就医的个人支付比例已从最高的52%降到38%,如果能够降至30%甚至30%以下的国际水平,则可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二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让群众就医更舒心。应改变医疗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而农村极度匮乏的局面,促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移到基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机构发展、让医务人员满足、人民群众满意。

  三是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让基层有更多好医生。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与50%至80%的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应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教育改革,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四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城乡医疗水平更协调。目前农民看病就医负担已有所改观,住院病人政策内报销比例达60%左右。但由于筹资水平低,报销水平低,仍属于较低层次的医疗保障。因此,应缩小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