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华
作为中国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的大动脉,公立医院改革仍处于变动尚微之时,于是,改革开始下沉。
去年2月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以来,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都陆续出台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一批配套政策措施。时至目前,仍被外界认为“雷声大雨点小”。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0日在介绍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时指出,2011年我国要优先发展县级医院,将选择300个覆盖县域人口较多、基础较好的县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这也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内容之一。
可以说,改革的阵地又进一步踏入到了县级医院这个微循环中。
让病人足不出县,足不出社区,就能治疗常见病,这是当今深化医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主打措施,但是三级卫生网络的改革,不是光靠一两个政策就能解决的问题。
“加强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是应当的,但是单纯靠改革县级医院这个微循环,很难解决问题,作为大动脉的三甲医院的医疗人才不下沉,只是加强县级医院的硬件措施,是无法留住患者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杜乐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邓海华在介绍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时表示,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继续制定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增加实施病种数量,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覆盖面。积极探索支付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和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范围。
同时探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开展综合改革,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等难点方面进行探索等。
关于县级医院的建设,在深化医改启动之初就已经启动。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去年11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召开的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表示,计划在3年内安排投资360亿元重点支持全国2176所县级医院建设,1110多所三级医院与2139所县级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每年选派2万余名城市优秀医务人员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
“现在县级医院的楼和设备都是可以通过钱解决的,但是人才是解决不了的,虽然现在政策已经制定了三甲医院的对口支援县级医院以及医生的多点执业,但是配套措施都还没有出台,三甲医院人才下沉还没有动力,现有的患者已经让三甲医院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县级医院?必须要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才能解决县级医院的人才问题。不解决主动脉三甲医院的问题,微循环的县级医院还将缺血。”杜乐勋表示。
邓海华表示,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为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2011年卫生部将确定一批易操作、经验成熟的重点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