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记者探访基层法院最忙法官办案原生态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28日08:37
  编者按

  近几年,全国法院收案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年受案数超过万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年受案数超过千万件。目前,全国法院共有32万余名工作人员,其中法官约19万名、基层法官约14万名。在一些发达地区,基层法官年人均办案超过500件。为了使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工作状况,《法制日报》记者近日独家探访了一些基层法院最忙的法官。

  


  林德生:加班加点为的是趁热打铁

本报记者王斗斗

  每天,林德生都穿梭于法院、交警大队之间。

  作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林德生每天早上七点半赶到交警大队,每天下午回到法院。

  针对近年来城厢区内交通事故数量大幅攀升的状况,城厢区法院于2008年3月在区交警大队设立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林德生负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工作。

  调解先天具有经济和快速解决纠纷的特点,面对大幅攀升的案件,林德生充分利用调解,节约司法资源。

  2010年,林德生审理、执结各类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373件,调撤率高达65.1%,办结调解确认案件388件。

  林德生还有一个头衔城厢区多元化调解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承办一些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案件。

  他常说:“群体性案件是突发的,不会因为法官上班了,它就开始发生,法官下班了,它就能解决。”一起突发性案件的调解往往要持续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需要根据案件,打破常规,加班加点,趁热打铁,才能取得调解的成功。

  林德生清楚地记得祥冠鞋业员工触电死亡案:经过持续一整天的协调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法官中午吃饭的时间也被用来做当事人的说服工作,出具调解书时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此前,打字室及办公室人员都奉命留守,从而保证当事人在第一时间拿到调解书,保证案件的圆满调结。

  又如榜头村村民在建房中发生坠落死亡事件,死者家属因赔偿款未能及时兑现而纠集群众闹事,并拒绝收拾尸体,导致与榜头村群众发生对峙,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林德生第一时间进行庭前调解,经过艰难调解,死者家属同意在对方先予赔偿6万元后收拾尸体。此案调解时间从下午3点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

  “法官在调解工作中应用心倾听,哪怕是长篇大论、抱怨责问,也要给当事人一个倾诉不满、发泄怨气的机会,让其充分表达想法。怨气泄了,肚子空了,你说的话,他才听得进去,就像要装一瓶新酒,你得倒掉旧酒。”林德生说,法官要用心倾听不要给当事人一种敷衍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法官礼仪,如果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则难以取得他的信任。

  



  洪涌:压力变动力加班也快乐

本报记者王斗斗

  多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审判员洪涌已经习惯了每天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午、晚上和节假日更是他加班的“法定时间”。

  每天中午一吃完饭,洪涌就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在他看来,中午的这段时间没有其他干扰,是写判决书的黄金时间。

  晚上下班回家吃完晚饭看完报纸,洪涌又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草拟法律文书。由于他长期“霸占”家里的电脑,引起妻子、孩子的强烈抗议,最后不得不又买了一台,才平息这一“家庭纠纷”。

  有一次因为司法鉴定的需要,洪涌到北京出差。第二天一上班,当同事们看到洪涌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时都很惊讶。原来洪涌在北京办完事后,惦记着手上的案件,当晚就赶了回来。

  为了工作,洪涌常常面临事业与家庭的两难选择。2007年12月,洪涌的母亲突然去世。当时正值年底清案最紧张的时候,洪涌说服家人简办丧事,仅请假两天就强忍悲痛投入到清案工作中。

  洪涌以擅办大案、难案出名,同时他也因灵活办案、巧化纠纷而名声在外。

  在他审理的一起婚约财产纠纷中,原、被告对各自为结婚而购买套房投入资金的多少争执不下,又均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洪涌根据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付款金额、期限,结合原告父母汇款给原告的时间、金额,原告的提款记录,当事人之间的短信、QQ聊天记录等证据,计算出原、被告各自对房屋的投资款项和装修等劳力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分割。判决作出后,原、被告均息诉服判并自动履行。

  自2006年以来,洪涌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041件,至今他承办的案件,没有一件被评为错案或不合格案件。

  无论手头的案件再多再难,洪涌总是能够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投入紧张的工作,从容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始终保持着乐观、愉快的心情并感染着每一个人。

  案件越疑难、复杂,越能体现法官的价值,把它解决好了,从中得到的快乐也越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视解决难题为快乐,这是洪涌保持“年轻”的秘诀之一。

  



  张勇:办案“三宝”确保办案效率

本报记者王斗斗

  上午8点30分,是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规定的上班时间,可小小的滨江法庭已是人头攒动。

  此时,江阴法院滨江法庭副庭长张勇已上了一个半小时班了,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写判决书是他多年的习惯。

  就是这位副庭长,连续3年办案数量位居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法院第一:2008年审执结各类案件767件,案件调撤率81.23%;2009年审执结各类案件933件,案件调撤率达74.54%;2010年审执结各类案件达835件,案件调撤率达81.4%。

  书记员胡嘉琪,自2007年大学毕业考入法院以来,就一直跟着张勇,“沾了张勇法官的光,我也连续3年被同事评为"全院最忙书记员"。”胡嘉琪笑着说。

  说起张勇的忙,胡嘉琪最有发言权。“张勇法官一天至少要安排8次开庭或调解,最多的一天开了10个庭,晚上加班写法律文件对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据胡嘉琪介绍,张勇常年放弃节假日休息,利用周六周日开庭审理案件,方便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针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诉讼能力较低,难以适应正规化诉讼的案件,张勇采取巡回审判,上门调解。

  当被问及是如何保证办案效率时,张勇向记者介绍了几件“宝贝”:一是他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计划,“这是我能有条不紊快速办案的秘诀”;二是一本小而厚的电话本,上面是一串串当事人的电话号码,并按照姓氏做好排列,注明案号,“现在调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不在少数,保留这些人的联系方式,能大大提高办案效率”;三是书桌旁厚厚的法律书籍,“现在新类型和疑难案件时常出现,仅凭学校知识和审判经验很难满足审判需要,所以我也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难道你每天都是这样不停地转吗?”记者不解地问。

  “当然不是,埋头办案可不是我的作风,我有着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张勇说,“每周一上午,我从来不安排任何开庭或调解,只是和书记员在办公室处理杂务。因为周一会有不少当事人来找我,询问案件的进展,如果上午安排了事情,不能好好地接待当事人,很可能对一周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而每周五下午,我会少安排开庭,抽出两个小时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梳理盘点。”

  



  周维琦:写判决书导致肌肉劳损

本报记者李娜

  新收案件906件,结案889件,调结率72.3%,上诉率6.7%,无一错案。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酒仙桥法庭法官周维琦2010年交出的“成绩单”。在全年收案58060件、结案58093件的朝阳法院,他排在第一名。

  周维琦憨厚地对记者说:“第一次看见这个数字,我也吓了一跳。”他说,这个“第一”真不是刻意追求的,案子一个接一个地来,审理期限就像个倒计时器“催人紧”。

  “这么多案子,不光要处理完,而且必须保证办案质量。”周维琦说,他的秘诀就两条:勤奋加上不断学习。

  每天早上8点,周维琦雷打不动要坐在办公室阅卷。8点半书记员会进来提醒他当天的庭审安排。一般情况下,他上午、下午要各开3个庭,多的时候一天要开8个。他的最高记录是一天开了10个庭。吃完晚饭,他通常都要加班到八九点钟。

  “每个星期至少有4天我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偶尔周五5点下班,算是给自己放个假。周六周日至少有一天加班写判决书。”

  过去的一年里,有两天让周维琦特别难忘。

  2010年1月1日,他在法庭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一共写了7个判决;12月12日是个周日,临到年底结案,他一天写了4个判决。

  “写猛了,感觉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周维琦说,前两天终于抽空去看医生,医生说是严重肌肉劳损,建议他休假。

  “这显然不可能。拼命干的不只我一个人。在我们院,一年审结600件以上案子的法官有好多。”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周维琦还坚持挤出时间学习、调研。在他看来,不钻研业务,审判质量就难以保证,也根本无法应对一些疑难、复杂和新型案件。

  出生于1980年的周维琦告诉记者,上学的时候他很喜欢运动,现在在家看场球都觉得奢侈,好几年没进过电影院了。甚至因为老加班,刚1岁零9个月大的孩子都很少看到。

  “不过,当我判完一个案子,当事人觉得公正,我就很满足了。”他真诚地说。

  



  陈昌:“给力”法官“全天候”办案

本报记者王斗斗

  初见陈昌,是在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开庭现场。坐在审判长位置上的他,一双眼睛格外有神,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他说话不多。

  旁边的当事人家属轻声说,这就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最厉害”的年轻法官。

  领导说,这个法官很“给力”。2010年,他一个人审理民事案件407起,审结401起,撤诉、调解339起。审结案件数、调撤率、法官绩效考核等各项工作连年第一。

  朋友说,他很“无趣”。因为他从没有时间出来玩。白天打电话在审理案件,晚上打电话在加班写判决。

  同事说,他是“一阵风”。每次见他都是奔跑的,匆忙的点个头,就没影儿了。

  当事人说,来了很多次都没好意思开口说案件。一间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他常常同时接待多个当事人。

  跟着实习的学生说,陈昌老师哪儿都好,严师良友,就是忙得没时间找媳妇,替他着急。

  不常见面的同事说,他一脸“倦意”。刚进院时阳光帅气的小陈怎么不见了?一些外地法官无数次问他:这么多案子是怎么结的啊?

  有人算过一笔账,除去周末与法定节假日,2010年全年共有250个工作日,而陈昌审结案件数为401起,日结案1.604起。

  这1.604起是个什么概念呢?每一起案件从接手开始,主办法官要负责送达、接待当事人、安排调解、安排鉴定、安排保全、外出调查、安排庭审、开庭审判、合议庭评议、写判决、装订卷宗、案卷归档等多个环节。

  而很多案件都有其独特性,不仅仅包含以上程序,且很多案件的送达、调解、取证、调查等环节都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每一起案件仅调解、庭审环节,就会占去上班时间的大部分,那另外的环节陈昌是怎么完成的呢?

  了解陈昌的人知道,他经常中午主持调解忘了吃午饭;经常晚上接待当事人直到万家灯火;经常周末外出调查,忙着赶写判决废寝忘食。

  其实,2010年的每一天都是陈昌的工作日,远远不止250个。

  



  汪洪:“办案女超人”绝不一判了之

本报记者于呐洋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0年,忙碌,是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法官汪洪最大的感受。2010年度,她办案502宗,再次获得全庭第一,每个工作日平均结案两宗。而这些背后,是她付出的忙碌与辛劳。

  近年来,深圳市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式增长,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汪洪克服孩子小、丈夫也是审判一线业务骨干、家中无人照料的困难,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加班加点,对于疑难复杂案件,不推诿、不叫苦,是大家公认的“办案女超人”。

  在繁重忙碌的工作面前,汪洪想到的是更快地让劳动者实现合法权益。“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官,我在办案过程中深知并始终牢记: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因而总是想方设法尽早安排开庭,快办快结。”汪洪说。

  汪洪从事劳动争议审判工作4年,共审结案件1682宗,调解案件1000余宗,连续两年为全院办案状元。

  在2010年汪洪审理及调解的案件中,有一宗72名员工的集体诉讼案件让她记忆犹新。“那起案件最终调解成功,当看到员工们满意的笑容时,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汪洪说,我在工作中领悟到,坚持调解优先,是有效化解矛盾,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的重要途径。

  “每个法官都有自己时代的使命,尤其对基层法官来说,要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做出让人民满意的裁判,就不能机械司法,更不能一判了之。审理案件时,不能仅将结案作为唯一追求,而应该把每一具体案件与对社会的理解与思考相结合,用社会效果来衡量案件审判的成败。”这是汪洪在办案中的感悟。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