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尤仁祥刘方平本报记者李光明
Flash(电脑动画)也能变成教育监狱服刑人员的工具?
前不久,在监狱民警的指导下,合肥监狱的服刑人员独立创造,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制作成了一整套Flash,目前已开始在部分监区试播。Flash通俗易懂的内容,受到了广大服刑人员的欢迎。
教育改造不是件容易事
“弟弟,我把钱放在衣服口袋里,你自己拿着用吧。”
“哥哥,监狱有规定,会见时不能夹带、私传钱和信件的。”
【话外音】:“《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第××条第××款:不得在会见时私传信件、现金等物品。”
这是合肥监狱制作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Flash中的场景之一,卡通的人物形象、夸张的动作,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让服刑人员加深印象,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合肥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徐文先说。
徐文先告诉记者,由于监狱服刑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给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考虑应该用更形象、更直观并且更加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来帮助他们学习。”
制作Flash的想法始于2010年上半年。最初,监狱方面设想用漫画的形式,但尝试后发现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难点,“有些规定用漫画还是显得很呆板、不生动”。后来,有人提出,可以尝试用电脑技术制作Flash,“漫画是死的,动画是活的,效果应该更好,我们马上报请监狱领导审批,很快就批下来了。”徐文先说。
与服刑人员携手做动画
可是,谁来做这套Flash?徐文先说,经过监狱领导的批准,“决定由服刑人员自行创作,民警指导”。最终,监狱通过选拔,由两名服刑人员在民警的指导下组成了行为规范Flash创作团队。
二十一分监区的服刑人员曹某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具有动漫制作和网络开发技术的专长,是行为规范Flash创作团队的成员。在得知监狱希望他们制作Flash教材时,他感到很兴奋。
但是,Flash制作毕竟是比较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尤其是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特别高。创作前期,最让创作团队烦心的是,合肥监狱教育科的几台电脑因为性能较低,经常“罢工”,往往会将大伙儿辛苦半天的成果“蒸发掉”。为此,监狱紧急调来合肥监狱最好的一台双核电脑,还拨下专款购置了扫描仪等设备。
边学技术边创作
Flash的另一创作者邵某,原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理博士。
“邵某的电脑技术就是在这里学的。”徐文先告诉记者,曹某有计算机技术的专长,而药学专业的邵某,则是在创作动画短片的过程中学到了技术。“他请家人寄来一些关于动画制作方面的书,并向我们的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民警请教学习,边学技术边创作,进步很快!”
“作为服刑人员,我想我们更了解大家的心理、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邵某告诉记者。创作中,曹某和邵某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从服刑人员的角度出发,对作品内容的表达形式提出创作意见。为了让Flash更贴近广大服刑人员,创作组还邀请其他一些服刑人员共同参与,对每一项条款、每一个场景都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做好服刑人员喜闻乐见的行为规范系列Flash,创作团队的成员们绞尽脑汁,经常为一个场景的创意就要争执好久。
正是在民警和服刑人员的沟通、合作下,一个个Flash创意喷涌而出,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成了浅显易懂而风趣幽默的动画。
让Flash看得明白听得舒心
监狱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Flash怎样才能更贴近广大服刑人员,让大家看得懂、听得明白?创作团队又有了一个新创意:准备在下一个Flash教育片中让来自不同地区的服刑人员用家乡方言给一些场景配音。
这样一来,很多服刑人员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服刑人员王某是皖北人,听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听说到时候监狱还要组织选拔,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每天都会练习老家的方言。”王某说。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目前,合肥监狱制作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系列Flash已经基本制作完成,该《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系列Flash是入监教育系列片中的一部分,该Flash时长23分钟,共分42个独立的小片段,共计近100个Flash画面,内容中的文字条款,以司法部第88号令为准,利用Flash动画视频技术,并已在部分监区进行了试播。“从试播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服刑人员都很乐于接受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合肥监狱副监狱长邓太平说,这种形式的教育在我省监狱系统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