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红旗岗大墙里的“生态养老院”浙江省第三监狱为服刑人员营造良好改造氛围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05日08:52

本报记者陈东升本报实习生王春本报通讯员郑东标

  “这哪是监狱,简直就像是生态养老院。”前不久,到浙江省第三监狱参观视察的衢州市人大代表由衷称赞。

  第三监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红旗岗。作为一所集中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的监狱,第三监狱何以博得“生态养老院”美誉呢?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红旗岗监区,对这里的服刑人员进行面对面采访。

  从高速公路球川出口下来,没多久就到了红旗岗。胡柚林、绿芭蕉,苍松垂柳,小桥流水,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置身于第三监狱这片山环水绕的生态绿地上,记者仿佛置身一所生态花园。

  进入老病残服刑人员监区,映入眼帘的满院黄灿灿菊花,粉红的山茶点缀着翠绿的盆景。

  监区“老园丁”老王正拿着塑料水瓢在浇水。第三监狱政委胡建宏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园艺基地的花木盆景目前都由这位68岁的老王负责。”

  分监区李指导员介绍,老王擅长护理花木,被判刑入监后,监狱发挥他的特长,让他负责锄草松土、修剪枝叶。整天和花草打交道,老王很是怡然自在。

  “还有三年多余刑,本来已符合假释条件,但老王主动提出要求不要假释,说还是呆在这里舒服。”监狱政治处主任赵鹏初说。

  “看,那边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老头已86岁了,犯事后亲人对他不理不睬。”赵鹏初说,但在这里,他们都能得到很好的医护和照顾,每天,监区医务所民警都对老病残服刑人员定时巡诊。

  在监区广场上,老年服刑人员悠然地在运功操练。“打打太极,多年的心绞痛也好多了,饭也吃多了,觉也睡得香了,以后我还要坚持。”65岁的服刑人员杨德宝乐呵呵地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监区书法一角,62岁的服刑人员刘金水正在写毛笔字。听到记者夸赞后,他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我原来连毛笔都不会拿,更别谈写字了。”

  “练练字,还能加分,我觉得这政策好。”刘金水从常山县偏远的农村来,目不识丁,进监后才有机会接受了扫盲班的学习,然后逐步参加书法、绘画、剪纸等各类文体活动。

  在浙江省第三监狱,还有一支老年服刑人员小型乐队和老年合唱团,逢年过节在监狱演出,小有名气。

  “对老病残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要更讲求人性化。”吴建国监狱长介绍,“监狱鼓励老年犯以60岁作为生命的新起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通过文化育人,既能充实老年服刑人员的生活,又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造。”

  胡建宏介绍,第三监狱作为浙江省监狱系统“5+1+1”模式的试点单位之一,每周一雷打不动为学习时间,安排了技术、法律、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也安排《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学习,还开展读书读报、收看新闻、演唱革命歌曲等活动。

  难忘保外就医人员的临行送别泪。听了老民警老钱的故事,记者从内心感叹,有一种人格,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忘不了那个飘着鱼腥味儿的渡口。”管教民警老钱今年54岁,一头黑中夹白的头发透着岁月的沧桑。

  77岁老年服刑人员老甘患了食道癌,在监狱里,老钱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后来又为他办了保外就医手续。临终前,老甘一直在念叨。老钱知道后,特地赶到几百公里外海岛洞头探望。七天后,老人便走了。

  “把被子叠叠整齐。”“刷刷鞋子,洗洗袜子!”老钱说,在老年服刑人员面前,民警得跟幼儿园阿姨一样,事无巨细都得吩咐、都得管。生病了,得把他从楼上背下来,送他到常山、到衢州,甚至到省城青春医院医治。送一名老年服刑人员,得三名民警护送。

  “有些80后民警平时不爱做家务,连亲爹亲妈都没伺候过,但在老年服刑人员面前,照常端茶递水。”老钱有些自豪地说,“这其中包括我儿子。”

  “像这样一家三代坚守在红旗岗上的,又何止老钱一家呢。”说起红旗岗的历史,胡建宏政委如数家珍。他说,正是有了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红旗岗精神,浙江省第三监狱才会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远近闻名的生态养老院。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