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呐洋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2011年1月初以来,全国各省区市人大会议陆续召开。从地方人大会议上我们能感受到各地对“十二五”蓝图的憧憬和信心,地方人大会议更透露出深深的民生情结
关键词:住房
一部电视剧《蜗居》让许多正在为房子而奋斗的年轻人深有触动,当“蜗居”、“蚁族”、廉租房,这些流行词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时,在2011年各地的人大会议上,住房同样成为最实际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之一。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00万套,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应保尽保。今年北京保障性住房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两个60%”新开工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20万套,占全市新开工住宅套数60%以上,其中公开配租配售的保障性住房10万套,公租房占60%以上。这是从北京市人大会议上传递出来的声音。
2010年郑州市商品房价格比2009年平均增长了25%,商品住宅价格全年平均增长了21%,出现了比较快的增长曲线。近日在河南省人大会议上,副省长张大卫直言:“政府有责任让发展成果惠及新就业的年轻人。”张大卫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来积极调控房价,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房源。“今年仍然把保障性住房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十一五"期间河南保障性住房建设了106万套,"十二五"这个数字要翻一番,甚至更多。”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近日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于2011年如何办好民生工程,代表省政府作出了庄严承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辽宁的民生工程涵盖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扶贫等多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全年要完成34万户保障性住房任务,建设农村单亲贫困母亲安居住房1000套等。
甘肃省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改造200万平方米,配建公共租赁住房2000套,配售经济适用房3000套,配租廉租房5000套。”此举意为,让更多低收入群众实现“安居”梦想,这使得无房家庭和中低收入阶层对市政府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充满期待。
关键词:交通
常常在一场雨、一场雪之后,网友们就会把北京交通拥堵的照片在网上“晒晒”马路变成了“停车场”。在北京今年实行机动车摇号政策以来,北京的交通更是成为热议的话题。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北京市人大会议上表示,针对北京交通拥堵,当务之急要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努力实现便捷出行:全面实施缓解交通拥堵各项措施,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继续完善路网结构,开工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隧道。增设向小区延伸的公交专线,新增一批公交专用道,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2%。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其实,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出行与治堵的压力。在近日召开的辽宁省沈阳市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何文江建议,最后一公里出行应靠公益自行车。建立城市自行车公交系统是解决沈阳出行“最后一公里”微循环的最有效出路。居民从小区里出来,一刷卡骑上自行车就走,到了公交车站点,把自行车锁上就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的杭州等地已经推出了这项服务,杭州目前已成功建立了自行车公交系统,建立服务点1025个,形成了“随用随骑、骑后速还”的用车理念,缓解了主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何文江建议由市委、市政府共同倡导,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同协作,尽快完成自行车的选型招标、停车场的设立、周边交通的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
全国目前有2亿农民工,这些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受到善待了吗?政府应当怎样作为去为他们提供保障?
浙江省在2005年将免费职业培训扩大到所有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到2009年年底,免费培训对象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今年1月16日召开的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浙江省将帮助30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大事。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表示: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万人次以上。
另据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福建省福州市在春节后的阶段性工人短缺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在制衣厂、电子厂、餐馆、超市、家政公司、物业公司等行业十分普遍。在今年1月,福州市十三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陈锦文等4名福州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发挥政府职能导向作用,积极应对“民工荒”的建议》,为春节后阶段性工人短缺现象支招。
建议认为,要实现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知识密集转变;加强监管,规范用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给农民工以“市民”待遇;在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及时出台农民工优惠政策,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把数量庞大而又相对分散的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大对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积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让居民深刻体会农民工为福州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幸福指数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全会所作的报告中,40次提及“幸福”。“幸福”成为广东今年人大会议上最热词汇。
“当然,也不能只看到多数人,还要看到少数人的诉求,在解决问题时要切切实实。”汪洋说,要建设幸福广东,领导要有清醒的头脑,百姓要有正确的观念,“幸福广东涉及千百万人的事业,只有千百万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幸福广东。”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幸福指数”建议,把抽象的“幸福”分解量化为各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菜价、房价、教育这样具体的民生问题”。
类似“幸福广东”这样亲切、新鲜、别致的词汇在今年各地的人大会上频频出现,显示出人代会上的活跃之风。如,在近日举行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发现,今年的报告专门增加了一本注释,对一些时下热门的词汇做了解释。这在甘肃省人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附加的注释中,包括“约束性指标”、“循环经济”、“电子商务”、“保税”、“人口老龄化”、“领军人才”、“财务公司”等43个词汇,其中不乏时下热门词汇。
关键词:“民生报告”
在近日结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民生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民生计划的决议。这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连续3年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交独立于《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民生报告”。
“民生报告”被列入人代会议程,提请人大代表审议,宁夏此举开创全国先河,也是对加强地方人大工作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
自2007年以来,宁夏开始实施“民生计划”,每年的民生计划包括10项内容、30件实事。但是,民生计划内容谁说了算?民生计划执行情况谁来监督?
从2009年开始,宁夏民生计划及执行完成情况形成“民生报告”,在人代会上由人大代表审议并作出决议。今年提交的“民生报告”显示,2010年,宁夏共办成30件民生计划,包括搬迁不适宜居住地区的农民3万人,修建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解决3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