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赶超苏南
仅仅3亿元的差距,使得江苏经济格局和区域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0年,位于苏北的连云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用财力)达到141亿元,超过了苏南经济板块中镇江的138亿元。而另一苏北城市盐城与镇江的差距仅为12亿元。
虽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多寡并不是衡量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但这也意味着,江苏历年来由南向北经济发展整体上逐渐递减的局势正被改写。
本报获悉,刚结束的江苏“两会”上再次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由“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为“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格局新变
苏北地区已开始迅速崛起并陆续进入
“第二方阵”。
“区域经济没有差距是不符合规律的,但差距过大又会引发严重问题。”江苏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何育静对本报记者表示。
江苏多位区域经济专家向本报表示,事实上,按照目前主要经济指标来综合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其变化已经非常明显。
到“十一五”末,传统第一方阵的苏州、南京和无锡仍然以超过500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继续保持江苏社会经济最为发达地区的地位。
“三市转型较早较快,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成为两大支柱。”江苏生产力学会研究员门可佩对本报表示。
处于第二方阵的常州和南通,是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但在2009年苏北的徐州则迅猛加入第二方阵。徐州的跃进得益于是江苏唯一的资源型城市以及交通上的区位优势。而在徐州进入第二方阵后,扬州、泰州、镇江和盐城继续留守第三方阵的“中等水平”。
至于第四方阵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是淮安、连云港和宿迁。
门可佩认为,在江苏区域发展中,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看,第三、第四方阵城市之间的差距已在明显缩小,其典型就在于在财政一般预收入上镇江被连云港超越。
门认为,尽管经济指标变化积极明显,但如果考虑城乡居民收入、产业结构等,上述布局仍会维持一段时间。
苏南的“短腿”
苏南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正在被拉大
在本届江苏“两会”期间,民建江苏省委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统筹苏南西部地区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苏南地区中也有短腿:不但落后于苏南地区的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部分苏中、苏北县域的发展水平。
苏南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南京高淳、溧水,常州的溧阳,以及镇江的金坛和句容等,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偏低,并且丘陵地区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民建江苏省委研究室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上述地区“经济等主要指标被平均化了,被有关方面忽视了。”
发展最大的阻力来自体制的制约,因处于苏南经济发达板块,其西部地区无法享受到优惠。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认为,此次江苏区域战略强调协调发展的“互动”,表明高层已意识到新的不平衡问题,将对下一轮区域发展产生新的动力和影响。
作者:王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