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版“国八条”细则落地北京楼市将现“累积调控”效应
本报记者 李海楠
2月16日,作为“国八条”的地方落地细则,《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
该细则分为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责任、住房保障、税收征管、差别化住房信贷、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引导住房需求、约谈问责机制以及舆论引导等八项十五条具体措施。
自今年1月26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八条”出台以来,包括青岛、上海、江苏、广州等地都已出台地方执行细则,被视为“调控重地”的京城,其落地细则何时出台一直吸引着各界的密切关注。16日,“京15条”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观其内容,尽显“严上加严”。
“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北京将现“累积调控”效应
按照“京15条”的有关规定,旨在“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北京将对包括本市户籍家庭及非本市户籍家庭实行限购、禁购住房的规定,其中针对外地人的限购政策中明确规定除拥有本地有效暂住证明之外,更需提供“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要求;同时细则明确了限购将以认房为标准。
对于京版细则针对外地人购房以及认房不认贷的规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将其概括为认人和认房。他认为,京版细则表明北京在认真贯彻中央的指令,同时也说明房地产调控的大网还在收紧。
作为针对本市及非本市的户籍家庭施行限购、禁购,业界普遍认为是调控手段中最为严格的,较之去年5月京版“限购令”而言,此次限购范围及更为细致的规定无疑将为今后的京城楼市埋下“重磅炸弹”。
赵晓认为,尽管限购不宜作为长效调控政策,但从短期来看,还是能够达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他认为,去年的几轮调控实际上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是此次“国八条”及京版细则的落地无疑将“各种手段”都装进了“篮子”,未来的京城楼市可能会出现“累积调控”的效应。
“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赵晓表示,当前的市场反应着实说明了效应的体现。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2月15日当天,北京市现房网签套数仅为102套,较高峰时期的动辄两千套的日签约量而言,急剧缩水,同时成交价格也出现小幅跳水。业界预期,随着京版细则的落地,未来一段时期内京城楼市价量有望同时居低。
“防止回归半计划经济时代”——京调控需协同其他政策
本月15日,北京市委常委召开会议强调,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利用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措施出台的契机,形成倒逼机制,下决心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秀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京版调控细则从严是可以理解的,短期内将有效抑制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但在首都打造世界城市、创新城市以及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应特别强调其“楼市调控细则”与首都其他政策目标的协同一致。
陈秀山认为,首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首先就需要广纳人才,对于国外归国、外地的各路人才的要求应予以充分考虑;另外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同样应该予以兼顾。
“中长期来看,限购‘不能也不该’持续。”陈秀山强调,短期为了避免房价过高过快上涨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采取这些措施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长期还是要依靠市场自身解决,“防止回归半计划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