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广东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 挖本地人潜力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2月28日09:39
中山市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大力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图1为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在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的陪同下视察创业孵化基地。
    中山市完善技能培训机制,大力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图1为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在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的陪同下视察创业孵化基地。

中山市以技能竞赛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图2为中山市承办2010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中山市以技能竞赛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图2为中山市承办2010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图3为中山市副市长韩泽生,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向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薛飞英到社区就业基地调研。
    图3为中山市副市长韩泽生,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向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薛飞英到社区就业基地调研。

  今年21岁的张雨杰是中山三角镇黄花村人,2008年他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那时他沉迷于网络,他的父母对此既着急又无奈。张雨杰回顾那时的情景说:“高中毕业后,自己比较迷茫,不知要去做什么,只想着过一天是一天。”

  三角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了解到张雨杰的情况后,多次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讲解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并且对他进行岗前培训,最后经服务中心的介绍,赋闲在家已半年的张雨杰来到三角镇一家电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经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不断的学习,张雨杰当上了这家公司的业务主管,月薪2500元再加销售提成。对于他的成长,他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其实张雨杰的故事只不过是发生在中山众多农村青年中的一个平常故事。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薛飞英说,在中山农村,不仅年轻人经过培训转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通过设立大嫂工作坊、企业社区车间等社区就业服务基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不闲着,充分挖掘当地农村人力资源潜力。

  据介绍,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转移”工作,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9年以来,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4.18万人,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3.79万人。中山市在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中名列全省第一。

  专家点评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劳动者

  “中山模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充分挖掘本地人力资源潜力,多方位、多渠道灵活地解决人力资源的不足,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也让广大的劳动者受益”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教授说。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处副处长蔡祖顺也认为,从中山模式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培训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劳动者。他说,许多镇区广泛推行的“大嫂工作坊”等灵活的就业模式在不同的地区作用不同。在富裕的村镇,政府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而在不太富裕的乡村,针对就业困难妇女群体学历低、技能差、年龄大、需要照顾家庭等特点,鼓励、支持基层农村、社区开办以简易手工加工为主业的“大嫂工作坊”,为基层农村、社区的妇女、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弱势群体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地增加了她们的收入。

  而对于完善劳务合作机制,吸纳外市劳动者到中山就业这种形式,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黄克明认为,这是对“双转移”政策的深刻理解,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两地共同发展,不仅让欠发达地区劳动者脱贫致富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省机械高级技校校长陈俊鸿说,两年前专家就预言,劳动力转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东西北地区劳动力向城镇和珠三角地区转移就业,对我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通过二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看到了这种可喜的变化。

  让培训转移政策惠及每一个农村劳动者

  今年43岁的苏平兰是港口镇中南村白花10队的村民,此前她靠打散工每月只能赚取数百元。自从社区办起“就业工作坊”,苏平兰和几个邻居一起报名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并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如今苏平兰的月工资已经翻了两倍。

  薛飞英局长告诉记者,中山也有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镇,这里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一技之长,生活较困难,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政策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事实上,苏姨今天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是中山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所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作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自2006年开始,中山就在积极发展包括“大嫂工作坊”、“社区车间”在内的各种社区就业方式,并出台了众多扶持政策,成效显著。

  自中山探索通过社区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以来,数年里,中山各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可谓不遗余力,不少外市调研者在深入了解中山的社区就业制度后不禁感叹:“这真是一项真心实意为群众的好政策!”

  据薛飞英局长介绍,中山实行一级财政管理的镇区,社区就业服务基地岗位补贴由当地财政全额负担;其余镇区按市镇两级6:4分别分担。

  为了推动社区就业政策落实,从市级层面到各个镇区,都费尽心思。如,火炬区出台了《资助农民就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石岐区制定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等配套文件,小榄镇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以及“以酬代补”机制,黄圃镇实行“人手不够,政府安排;经费使用,政府支持;企业对接,政府协调”的做法。2010年6月,中山又出台了《中山市社区就业服务基地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推动和规范社区(村)一级设立社区工作坊(大嫂工作坊)、企业社区车间等灵活就业场所建设。

  除了设立大嫂工作坊、企业社区车间等灵活就业场所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山还在部分镇区设立“农业工作坊”,针对农田保护区内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缺乏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技能较高等特点,从2009年起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工作坊,把农村“4050”人员动员组织起来参与劳务派遣,主要从事建筑、农机维修、绿化、捕鱼、蔬菜加工等工作。

  当年8月份,全市就有2个农业工作坊挂牌运作,140多名农民参与灵活就业。其中,南头镇还创新工作思路,鼓励本地农户发展外耕农业,对承包鱼塘面积20亩以上、种养投入资金5万元以上的外耕农户,给予每户最高借款3万元,借款最长期限延长至4年,免收利息等政策优惠,解决了近250户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