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力
公众一谈红楼梦,果真就不淡定了。《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将于4月份出版。刘心武“举7年之功,蓄谋已久”的红楼梦想算是照进现实了。只是这消息一出来,无论是红学界、文化界、出版界,还是喜欢《红楼梦》的普通人,就全都炸开了锅!
压力之下,毫无惧色。那只是手表的广告词。不过敢干续写这事儿,足见刘心武是个内心强悍的人。
在这场很强大的讨论中,有质疑刘心武续写的权威性,经典名著岂能“玷污”,亦有支持续写的声音,一时间,鲜花和板砖齐飞舞。这个快餐阅读,文学卡拉OK的时代,一个刘心武,让“红学”又闹腾起来。这大概就是经典吧,它有震撼,有魅力,自然也有尴尬。
续写势必被骂?
“大家一谈《红楼梦》就会没平常心”
对于漫天袭来的口水与争议,作家慕容雪村挺同情刘心武:“续写这事儿本身就不讨好,每个人都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有各种争议太正常了。就跟《水浒》一样,它的后传别传外传就超级多,最后留下来了哪一个呢?都是浮云啊。”
写了N多历史剧本的编剧李森祥,虽然和刘心武不相熟,但就续写这事,他说:“刘心武就是当代作家的勇夫。”李森祥觉得高鄂的续写,还是从维护当时旧文化角度出发,这和曹雪芹的本意是背离的,因为整部《红楼梦》就是描写大厦将倾的过程。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说,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就要刊出《刘心武续红楼梦》。李敬泽已经看过28回的内容,他没有正面评价续写得好坏,“凭心而论,刘心武在做一件非常困难,几乎注定要遭到很多非议的事情,几乎天生的吃力不讨好,别管你花多少精力,累得吐了血都没用。因为这部作品太深入人心了,大家一谈《红楼梦》就会没平常心。”
自古以来,续写红楼者众多。据说至今已有续作近百种,内容更是五花八门。续写其实是今人走近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尝试。四川自贡一中专学历的女孩都能续写,凭什么一个对红楼潜心研究多年的堂堂大作家不行?这也是很多人持有的观点。
“可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时,公众早已被乱花迷了眼。真正流传下来并有兴趣一读再读的,也只有曹雪芹和高鹗而已。”慕容雪村迄今读过6遍《红楼梦》,对于刘心武的续写,他说,“我不会去看,没有期待,也没有好奇。”
再造正确的《红楼梦》?
“曹雪芹自己穿越回来写也够戗”
在很多人看来,从学术层面看,续写《红楼梦》就有相当高的难度,因为“红楼”的确博大精深,其中又有太多的不解之谜。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认为,续写《红楼梦》有一定的科学规范,不能天马行空。
赵昌平说,刘心武走的是“红学”中的“索隐派”路子,在“探佚”方面甚至比以往一些“索隐派”更厉害、更“走火入魔”,似乎下了很大功夫。刘心武的续作,虽然其文学品质还难以判断,但他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肃的,不是庸俗的。
刘心武自称为了续写,练兵二十年,蓄谋已久……这年头儿,形形色色的书越来越多了,可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了解这个背景的读者认为,光冲这点,不捧钱场也得捧个人场。
不过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并不以为然,他言辞犀利地在微博中称:“若是以贫弱的笔力、陈腐的观念、主观的考证,要再造一个"真实正确"的红楼梦,那是会混淆是非,误导读者的。”
慕容雪村觉得,现代人要延续那个时代的风格,得有充分的生活经验。既无法探知古人的真实想法,也无法到达古人的语境,所以,完美续写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反过来说,就算让曹雪芹自己穿越200多年到现代来写,估计也够戗。”
作家王蒙的观点倒是值得玩味。推出新作《王蒙的红楼梦》时,他曾点评,刘心武做的是“趣味性研究”,不是历史考证;可以“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
经典能否再现?
“大家都想在伟大的作品上画个花脸”
作家陈村提起续写《红楼梦》,就很有些愤青的意思,“刘心武不配写,当代的中国作家都没有这个实力。”
他认为,续写这件事本身就显得荒唐,经典得保持原来的样子,“续写这种冲动不是从刘开始的,大家都要去玩一把穿越,都想在伟大的作品上,画个花脸,太不相称了。我不会去看这本书,这是哗众取宠,闲着没事。他举100年之功都不可能续好。”
陈村说,刘心武之前有关秦可卿身份的研究已经走入误区,续写版本若大量发行,有以讹传讹之嫌。“就跟蒙娜丽莎脸上,画两撇胡子般搞笑,就当一个八卦看就可以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也认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难以重现。可如今突然间有人想把经典重现,甚至想把经典进行改良、创新,那还叫经典吗?
“《红楼梦》也一样,甭管是时代的局限性,还是高鹗的"狗尾续貂",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它的缺陷却连同它的价值一起,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长久流传下来,供人们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奉为瑰宝。”
李森祥则认为:“残缺是一种美,但续写,如果能把最初的美或者完整的美揭示出来,不是很好吗?艺术就在于比较和探索,当然很可能失败。站在今天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去重新审读历史,这就是价值。其实很多历史笔记,被遮蔽掩盖了许多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带着今天审慎的观点,去重新穿越历史呢。”
“大众文学本来就有卡拉OK作用。我觉得作家玩一玩严谨的精神穿越,让历史客观可爱一点,又何妨呢?”李森祥说。
谁能评判成败?
显然,无论力挺还是质疑,刘心武的续写本身,已引发新一轮的“红学”热。有学者表示,当下的“红学”,可以逐步通俗化,但不能一味“被娱乐”。
“续写可以,但"索隐"过了头,就成了"娱乐红学",变成迎合大众的文化猎奇、窥隐心态了。”曾编著《红学通史》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维昭主张,把“红学研究”和“小说创作”分开。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说:“我觉得《红楼梦》首先不是学术,而是一本小说,不是活在专家的写字台上的,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属于所有人的,没有所谓的守护者或是有权利发言的人。红学家是否喜欢满意不重要,倒是热爱《红楼梦》读者们,他们是不是喜欢。”
时下已是一个大众文学的“卡拉OK时代”。每一代读者心里都有个“红楼梦”,这些争议分歧甚至是误读,难道伤害到或是影响到《红楼梦》的魅力了吗?
李敬泽一直有个观点,文学经典不是一个不可冒犯的偶像,只许你这么解释,或是他那样理解,否则它就是一具木乃伊。“文学经典的力量就在于它是活的,活在无数读者心里。经得住这么多时代的解读,口水和争议越汹涌,就证明了这部经典的厉害和伟大。”
陈思和说,刘心武续写的28回全书,起印数将达到100万册。这样的《红楼梦》,无论是谁续写,引发关注都是难以避免的,商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刘作家的续作,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可以预见,“至于能否取得艺术上的成功,还是看若干年后能被多少人记住。”
李敬泽认为应把真正的判断权交给时间。就如同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一样,当时出来也是遭来了一片骂声,但现在来看,已然在人们内心住下,成了一种经典的回忆。
(责任编辑:new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