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溜索过怒江医生进京充电 最想要B超给乡亲查病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3月08日02:35


  100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医生进京免费培训11天

   “溜索过怒江”医生进京充电

    本报讯 (记者底东娜)昨日,来自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的100名乡村医生抵京。他们将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举办的民族地区乡医培训班接受11天免费培训。他们中有新闻摄影作品“溜索过怒江”的主人公李佳生等。

  昨日,百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乡村医生乘火车抵达北京。这100人中包括汉、藏、壮、苗、白、彝、傣、布朗、德昂、阿昌、景颇、傈僳、哈尼等十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1人。他们都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他们中有新闻摄影作品“溜索过怒江”中的主人公,医生李佳生。也有行医39年的壮族草药医生谭良智等。

  据介绍,此次乡医培训的师资全部是来自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专家。在为期11天的学习中将安排学员学习医疗行为中常见问题、急危重症处理、常用外科技术等,还将组织学员到医院参观。

  背景

  110万乡医服务8亿农民

  目前,我国有110万名乡村医生,8亿农民的健康由他们保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医生长期默默无闻地为少数民族农民治病,但他们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正规培训,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治疗。为帮助乡村医生提高水平,中国红基会专门开办培训班。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

  对话

  2010年11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摄影活动”在广西、云南等7省份展开。其中由摄影师贺延光拍摄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傈僳族乡村医生李佳生溜索过江出诊的照片,引起公众关注。李佳生居住在中缅边境,只身一人支撑一个卫生室。为了给江对岸的村民看病,经常背起药箱溜索横跨怒江。昨晚,本报记者对话李佳生。

  “无力医治难产孕妇最内疚”

  村医李佳生称最想要B超给乡亲查病

  新京报:“溜索过怒江”的照片引起关注后,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李佳生:以前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现在感觉到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为乡亲看病,我的存在有一定价值。上级很重视,给了我来北京学习的机会。

  新京报:这次来北京培训,最希望学到什么?

  李佳生:我是中专文化,来北京最大的期望就是多学医学知识,听专家讲课,回去后用学到的知识为乡亲看病。

  新京报: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佳生:我的医学水平低,常常没有办法解决病人的病情,感觉到自己很软弱,心里很内疚。

  新京报:行医中遇到过什么遗憾的事情吗?

  李佳生: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个寨子里面的孕妇难产,而我的能力有限,为了保住母子的性命,我就找了村里的几个青年做了一个担架,赶了两个小时的夜路,才把她抬到医院,找更专业的医生救治。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没必要这么折腾一个产妇。

  新京报:你最需要什么?

  李佳生:除了缺少专业人员,医疗器材也不多。我特别想要一台B超,这在我们基层医院非常有用。比如,我可以大概判定一个病人肾脏有问题,但到底是有结石,还是有炎症。这就需要B超诊断了,如果有的话,就不会延误病人的病情。

  新京报:你的收入在村子里是什么水平?

  李佳生:就是维持家里生活,我家六口人,小孩读书,父母身体不太好,但也得下地干活,平时家里的油盐,孩子的学费就靠我的收入。

  本报记者 底东娜

  作者:底东娜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