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新京报:4万亿投向水利缩小城乡差距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1月31日01:56
  社论

  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的首次。“一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这也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现在,华北正在经受严重的旱灾,北京60年来最晚初雪纪录也在昨天创下。目前,大旱暂未影响北京城区的生活用水,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北京的水来之不易。现在,为了让北京用水安全无虞,很多郊区县和河北的农民兄弟做出很大的牺牲。越是在大旱的时候,人们就越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也就越显现了水利设施的重要。关注水利的“一号文件”出台,可以说正是时候。

  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水问题,主要是部分农村严重缺水、水污染以及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而不是城市,背后实质是长期对农村水利的欠账造成的。在农村水安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还要保城市用水,农村水利在非常脆弱的状态下负重前行。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必须要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所以,“一号文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今后水利投资加倍,更重要的是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关系“国家安全”。农村水利是基础,这样既明确了水利在各级公共财政中的定位,将水利确定为各级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加大农村水利投入,也正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公平的本意。

  去年以来,干旱、水灾轮番“折腾”中国,灾区的一切令国人揪心,也令人反思。干旱之时,说明农村严重缺水,污染又让很多地方有水而不能用,到了夏季,很多地方又洪水泛滥、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洪涝导致全国受灾人口达2.1亿。“水”问题其实已经成为贯穿全年,影响民生、经济运行的大问题。

  表面来看,这暴露了水利投入的长期亏欠,然而,如果考虑到上述重灾区都在农村,那么更需要看到的是,公共资源城乡分配之间的失衡,以及公共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投入的贫富不均。水利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4万亿投向水利就是要改变公共财政对农村、农民投入的不足。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地方一方面热衷于修建漂亮的城市广场,一方面漠视农村的堤防年久失修;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在城市营造人工水景,为周边的土地增加卖点,一方面任由偏远农村池塘、水坝破败干涸;一方面,引进污染企业让当地财政增收、GDP飞涨,一方面,又把污染留在了乡村,也“流给”了别人。在经济急剧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地步。

  希望,随着“一号文件”的实施,能够改变很多政府部门“重工业、轻农业”的观念,让公共财政投入不再“嫌贫爱富”,城乡更加均等化,让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在遇到极端天气之时,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关报道见A04版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