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海一号”进行第二轮寻宝 时间约一个月(图)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03月22日01:43
沉睡800年的“南海一号”,2007年底终于浮出水面。阙道华/摄资料照片

  “南海一号”进行第二轮寻宝

  新快报讯 记者 陈海生 通讯员 黄刘生 报道 13名具有国家资质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齐聚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始对“南海一号”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第二次试发掘。

  为今后全面发掘作准备

  新快报记者昨天获悉,此次试发掘过程将首次向公众开放,游客可现场一睹考古过程。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纪录片《南海一号》摄制组,并于前日上午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洋知识厅举行了开机仪式。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对整体打捞出水后一直存放于阳江市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的宋代古沉船展开第二次室内试发掘,是为今后全面发掘作准备。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自从2009年12月24日正式开馆以来,曾于2009年8月至10月间进行过第一次的试发掘。

  《南海一号》拍三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卜工透露,“十二五”期间是对“南海一号”全面发掘的最佳时机。如果此次试发掘承载的三个任务能顺利完成,日后将不再进行试发掘,而是整体大规模发掘。

  据悉,参加这次试发掘的水下考古队员有13名,他们大都是具有国家资质、来自省内水下考古第一批受训的专业队员。

  在这次试发掘担任领队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志远说:“"南海一号"沉船自住进"水晶宫"以来一直鲜有露脸,不少游客有些失望,这次试发掘估计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另外,对"南海一号"的田野式发掘场面,也可以给"南海一号"纪录片的拍摄留下真实、宝贵的镜头。”

  在开机仪式上有关负责人透露,《南海一号》拟定拍摄三集,每集45分钟,采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设备摄制,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重点节目之一,将于2011年8月播出。此次拍摄将在广州市,阳江市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四个点进行。
(责任编辑:UN02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