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卓 郎振 胡健 发自北京
悬而未终的刘志军案,给疯狂的高铁招投标画下一个灰色惊叹号。昨日(3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首度官方揭露了高铁招投标背后灰色利益的冰山一角。
在这份审计结果中,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工)、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设)名列其中,同时被指在京沪高铁项目招投标中,排斥潜在投标人,违规获得工程合同,总涉及金额达4.9亿元。
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这两家企业均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之前记者多次联系其宣传部门及相关负责人,他们均以 “需要等待上面统一部署”或“暂不知情”等理由婉拒采访要求。
据了解,审计署将在今年6月开始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新的一年跟踪审计,重点检查去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6份装修合同涉及金额4.9亿
审计结果显示,2009年6月,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发布准入铁路客站装修装饰和幕墙工程施工企业名录后,京沪公司在曲阜东、常州北等站房工程招标中,与名录内的中铁建工、中铁建设两家企业签订站房装修装饰工程合同6份,排斥了潜在投标人,涉及金额4.9亿元。
针对这一问题,尽管中铁建工、中铁建设未予回应,但京沪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今后的招投标工作中严格做到依法合规。
上述两家公司的官网资料显示,中铁建设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或中铁建)的全资公司,中铁建工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铁或中铁)的全资公司。
事实上,对上述企业的质疑,早先就隐现端倪。尽管多位业内人士强调,在高铁项目上,出于资金、技术壁垒还有安全、体制等综合因素考虑,注定要以“国字军”为主,但对于“国字军”之间的投标竞争,多数业内人士隐晦地表示不便评论。
“我们不管招标,施工企业名录和发布的事情也不太清楚。”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他们与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鉴定中心的日常工作只是在拿到相关设计方案后,对其进行强制性审查,比如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等。
按照国资委公布的央企新闻发言人联系方式,记者试图联系中国铁建董秘余兴喜,但截至发稿时,其固定电话始终处于忙音,手机也无人接听。
院士建议采用“总承包”形式
审计署公告同时指出,京沪高铁建设项目除了存在招投标不合规,还存在虚开或伪造发票入账、资金和财务管理不严格、执行制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高铁工程建设资金量大、范围宽、管理环节多,链条太长,在项目审批、工程预算、工程招标、设备选购、工程款结算等多个环节,的确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铁路系统集采购、运营、监管于一身,缺乏独立的监管机制,这是腐败的症结所在。并且我国《招标投标法》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渠道,部分招投标及采购环节都是交付给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的,中介环节的腐败屡见不鲜。
“我曾强烈建议取消中介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铁权威专家王梦恕也表示,“招投标中很多问题出在中介环节,他们利用社会关系搞投标,收取中介费。”
王梦恕介绍,这些中介组织中包括一些退休干部、企业资深老员工等,他们利用各自老关系,从事各种招投标的灰色交易。
业内人士称,《招标投标法》的另一大缺陷是,对招标采购合同签署后的情况无法监管,许多中标供应商与采购部门串通,增添或更换项目材料或服务,甚至变更原先招标合同的内容。
王梦恕透露,要防止腐败,工程建设应尽快采用“总承包”形式,业主选定总承包商后,勘察、设计、以及采购、工程分包等环节直接由总承包商确定分包,从而避免发包主体主次不分的混乱状态,也可避免执法机构过去在一个工程中要对多个市场主体实施监管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