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建张维新近发布的《上海市依法行政状况白皮书》透露:上海近7年核减事业编制已有4.1万名。
事业单位改革,曾经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牵头抓的2004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当年,上海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通过。对全市8000多家事业单位的“撤、并、减、转”的清理工作,拉开了上海事业单位改革的序幕。
围绕着“梳理职能、整合机构、转制改企、合理定编、规范管理”等内容,一些职能消失或转移、公益任务严重不足、难以继续运作或特定工作任务已经完成的单位被撤销;一些设置分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职能相同相近的单位被归并;一些可通过社会购买服务,或可实行资源共享的工作、业务,其相关机构和人员编制被核减;而那些主要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事业单位,则被逐步转制改为企业。
撤并了535家事业单位,核销人员编制4.1万名,这是清理工作最后交出的答卷。
清理之外,上海还“有保有压、有减有增”,对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益性事业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涉及民生保障的社会事业。
上海市依法行政状况白皮书提到,自2004年以来,上海重点推进了文化、监狱、环卫、卫生、交通、水务等领域“管办分离”的改革。
同时,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被收归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所属企业则划归国有集团公司管理,将具有市场运作特点的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机关后勤、电影出版等行业的300多家单位实施转制改企,在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与上述改革相适应,上海还根据市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再造工作流程。在打破原来按条线管理,集受理、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个机构的基础上,通过以效率为导向、流程为基础、服务为中心,重新设计工作环节和流程,把相关的公共服务、业务受理等职责分类进行重组,建立“一门式”的服务机构。
积极探索法人治理结构,也是上海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改革中,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成为试点。它们先行建立了由举办者、出资人、管理者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理事会,抓住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履行单位业务发展规划、财务预算、有关人员任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