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庄严 编导:王星灿 海令楠 陈希女 摄像:樊金峰 贡存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来关注艺术品投资。大家都说艺术品投资热,那到底有多热呢? 我们参考一下《投资与理财》杂志公开的一份统计: 2009年全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不过100亿元,而2010年上半年总成交额已经突破了400亿元,火爆程度真是无可争辩。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的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是艺术品的真假鉴别困难,于是,假货、赝品伺机而动,让不少投资人遭遇了李鬼。
史国良是一位在业内颇有名气的当代人物画家。现在,这位画家除了潜心做画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假。他隔三差五就会到琉璃厂的字画市场走一趟,看看市面上有多少假冒自己作品的赝品。
字画经意者:好几万呢,不懂,就瞎买瞎卖。
记者:不对是吧?
字画经意者:不对,是假的
史国良在四五家店里都发现了署着自己名字的画作,但店主们都并不讳言自己出售的是仿品,
记者:你这是他收的呀?
字画经意者:对。
记者:现在这画都涨价了,就是几百块钱。
店主们都显得很轻松,史国良对此也很无奈。近年来,随着他的画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市场上的仿制品也越来越多。这两年,他因为经常来找假画,早就在这里混了个脸熟,但对打假几乎没产生任何效果。
史国良 当代画家
史国良:你跟他说也没用,你跟他说,他就说史先生来了,对不起,对不起,好一点的他给你撤掉,你一走他又给你挂上了。知道我也没招,工商局也不管,法律也没有办法拿住他们,就这样了。你看,他们很轻松,一脸轻松,真的觉得是很悲哀的事儿。
在路上,史国良正好碰到两位收藏者,他们最近买入了署名史国良的画作,专程赶过来想请史国良本人鉴定真伪。
史国良:这都是假的,他比我写得好,我都写不了这样的字。
另外一名收藏者购入的也是假画。
收藏者:他说这是您以前画的,早期的
史国良:看着这个挺旧的,一看还挺像的。他有时候就故意做旧,这确实是旧的,这都是老的,纸用的是老纸。 就是我所有的图章都被仿了,你看国良那个签名,就像我当年那个签名。
史国良说,市场上的这些假画几乎处在一个监管的真空地带,每天他都会从不同的销售渠道发现打着自己名号的赝品。
史国良:如果现在这个画廊里告诉人家是假的,那么人家受害人受的损失还小一点。如果不告诉他们,他们送到拍卖行去拍的时候,拍的价钱很大的时候,那就等于完全是一种欺骗,明目张胆的一种欺骗。
为了防止假画被拍卖,史国良每天都要到网上去浏览拍卖预报,看看没有假冒自己的作品。
史国良:你看,这就是假的,这都是假的,我给打一个电话吧。
拍卖公司负责人:您好。
史国良:忠信方正是吧?
拍卖公司负责人:对。
史国良:我是画家史国良。
拍卖公司负责人:您好
史国良:你们这次要上拍的作品有我好几张假画,我希望你们能撤下来?
拍卖公司负责人:好的,我们全都撤了,好吧?
史国良:那就拜托你们。
拍卖公司负责人:好好。
虽然这家公司在电话里同意要撤画,但史国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种口头答应之后照样对假画进行拍卖的情况他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
史国良:当时都是说得很好,都撤撤撤,没问题,都不撤。
很快,他又发现了另外一家拍卖公司挂出的拍卖作品有假。于是他又拨通了那家公司的电话。
电话声:您好,我现在不在,如果您要发传真请开始发,如果您要留言,请听到嘟声以后开始留言,谢谢。
史国良说,根据他自己的统计,在网上挂出的拍卖预报作品中,署着他的名字的作品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是赝品。不管是留言还是发传真,各种可能的沟通方式他都尝试过,但他发现这并不能阻止一些拍卖行继续知假拍假。
史国良:发传真没用,你看这些传真回执,证明他们都收到了。都是2007年左右,那个时候发的。
记者:就是一年?
史国良:对。这一部分,我这是找了一部分,
记者:有给您回复的吗?
史国良:有回复,但是回复完还照样拍。
记者:怎么回复呢?
史国良:回复我们撤撤撤,有的是我们真不能撤,我们这儿有专家鉴定是真的。后来就不想发了,太多了,你也发不过来,
他甚至尝试过直接上门找到拍卖公司,当面指出他们的拍品中有假画,但是却发现根本找不到那些公司。
史国良:都是租的什么旅馆,那个房子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因为准入门槛太低了,就是他有这个执照。
让史国良疲于应对的不只是皮包公司,一些看起来很正规的拍卖公司,卖起假画来照样面不改色。
史国良:到那个地方去,预览的时候我也来过,就是告诉他们有一些假画,他们说撤,还有些工作人员跟我来合影,大家都来照,要合影,签字的。等我走了之后,他们拿那些照片就是,你看史先生来过,证明这张画就是真的,就这么干
赝品一旦成交,不光会给竞拍者造成损失,也会影响艺术家真实作品的市场价格。
史国良:他们在评估的时候,把所有的价钱放在一起,真的、假的都放在一起,这样就把价疑难杂症了。你看这个13440,多恶心的事啊。这要是真的话这就贵了,很贵。
想法设法阻止赝品流入拍卖市场的并非史国良一人。有人甚至就假画如何从地摊上走进拍卖现场专门做过一个实验。
吴树 作家
吴树:我就到潘家园去,五十块一件,150块一件,买了两件,买了两件回来,明知就是假的,你知道,一看就清清楚楚,那应该属于一种,不属于高仿,应该属于中等偏高这样一种仿品。但拿去交钱就收了,
吴树,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系列作品的作者。六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和史国良一样,他对知假拍假深恶痛绝。
吴树:整个现在很多拍卖它就像平常赌局一样,拍卖公司就相当于做庄,你谁输谁赢都不要紧,它就是收钱,管你真真假假的,
吴树告诉记者,除了拍卖成功后可以收取佣金,拍卖公司接受拍品时就可以从委托人处得到一笔费用。
吴树:你拍的出,拍不出没关系,一个收图录费,一个工本费,那就是说还没有开始拍,我就要几万块钱了,收了(钱)就给你上(拍卖)了。
记者:中间没有任何鉴定程序?
吴树:有,他有他的鉴定程序,都能过。一些小拍卖公司,那就干脆这个专家都是做个样子,拿去签个名就是了,可看可不看的。他就是收图录费,
就这样,吴树送去的赝品很轻松地被送上了拍卖台,而且差点被人以百万高价拿下。
吴树:我们几个朋友,我跟他们说了,不管人家跟不跟着叫,就一直把它打上去,打到多少,最后一个我举牌,你们就别跟了,我就拿走了。
记者:在您举之前,这些不知情局外人他们已经举到了多少?
吴树:有一两百万
吴树说,如果他当时不举牌,让其它不知情的竞拍者以高价买下这件赝品,他和拍卖公司也不用承担任何损失。
我就挣了,拍卖公司也挣,皆大欢喜,我没有责任。如果你要追究我,很简单,第一,我可以告诉你,我又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在市场上买的,你自己长眼,拍卖法规定了,免责,你拿我怎么招,唯一倒霉就是那个买家。
那次实验的结果让吴树非常震惊。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拍卖行业的黑幕,他从明查改为暗访。在景德镇的一家工厂里,他听到了更加意想不到的造假拍假的手段。
吴树:那个是在一个大拍卖公司拍出去的,他们有约,必须在几年以后才能做第二件,大概是过去了5年还是6年吧,他做了第二件,那个已经拍出去了。
记者:他们和拍卖公司有协议。
吴树:这个不是直接跟拍卖公司,有中荐人,有经纪人,有些是直接跟拍卖公司有关的。比方说我去买它大概六到八万块钱。
记者:六到八万,然后拍了多少钱,上一次?
吴老:六百多万。
在源浩博物馆交流会上,记者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收藏爱好者。在座的几位收藏爱好者表示,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过买到仿品或者赝品的经历。
高先生:有一次在潘家园市场一个天般案客(音)的一个碗,后来我说拿过来看看。
记者:您当时那个碗多少钱买的?
高先生:花了五百。现在完整的碗,才按照工艺来说也几十块钱。
曲永健 北京源浩艺术博物馆陶瓷培训部讲师
曲永健: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其中有比较多,有的是上百万的,也有几万块钱的也有。
针对乃到假货的经历、损失大小等情况,记者在源浩博物馆交流会上进行了一个现场调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5位收藏爱好者当中,有90%的人买过赝品、损失巨大。有10%的人没有买过赝品、无损失。有60%的人赝品来源是古玩市场 ,有40%的人,赝品来源是拍卖会有百分之20%的人在收藏到赝品之后,采取过维权行动。有80%的人未采取维权行动。记者注意到,其中,采取过维权行动,权益受到保护的受访者数量为零。
主持人:在人们印象中,到古玩市场买藏品,就跟沙里淘金一样,很大程度上要凭运气。相对来说,在拍卖行里竞拍到的艺术品,其价值是不用怀疑的。然而,没想到拍卖公司也不会保证他们拍卖的就不是赝品。甚至有业内人士大胆估计,拍卖市场上有超过一半的拍品是赝品。虽然这种估计的准确性难以求证,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遭遇李鬼,不得不走上维权路的人的确不少。
史国良 当代画家
史国良:在中国所有的这种诉讼官司,关于艺术品的,几乎没有赢过的,
三年前,史国良听到很多人用这句话劝他时,他并不服气。当时他正在发起一场诉讼。起因就是他发现一家拍卖公司正在拍卖自己作品的假画。
史国良:我就打了几次电话,后来他们说你要发传真,我就发传真给他们,他说你放心好了,史先生,我们一定接受你的建议。在当时拍之前我还给他们打电话去,告诉他们,我说这个假画你们不要拍。他们后来还是拍了。
拍卖行这种知假拍假的行为让史国良非常愤怒,但在拍卖行他听到这样的说法。
史国良:他说经过我们的专家鉴定,你的画就是真的。那你要不服的话,你可以去告我们,我们不怕。但让史国良没有想到的是,官司还没开打,他就遭到了一些拍卖行的所谓封杀。
史国良:我们从此不再拍他的作品,因为由于他这种随意的打假,随便的打假,破坏了、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经营,所以要集体封杀
史国良原本希望,通过打官司,以法律手段维护公平和自身的信誉。但在诉讼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以前没有想到的困难和阻力。
史国良:甚至有些人说,画家他也可能参与作假,他的画原来不值钱,现在升值了,那么别人拿那个画出来的时候他会心里边难受,来否认这张画的真假。还有的就是他自己本身品质有问题,他有好多好多这种歪的理由来摸黑画家,不让你说话,把你的话语权剥夺掉。
史国良为了搜集证据,也和一些拍卖行有了更多的接触,更多地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人家来劝我,说史国良,你得给人家留碗饭吃,很多人要指着这个吃饭呢,造假是历来都有的事儿,要没有造假这个事儿就不好玩了,都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顶着拍卖行的威胁和各种言论压力,他的官司风风雨雨打了一年多,画家有充分证据控告拍卖行卖假画侵犯其著作权,可是结果却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会赢得干净利落,双方最终选择了和解。
史国良:你说算赢了吗?我没赢,你说输了吗,他们还给我一个致歉声明,这个广告版里面就是这么一点,声明其实特别无奈,他们并不是给我话语权,并不是承认它们是假画了,所以一点力度都没有,气得我在家里想不出辙来,画一只漫画,叫狸猫换太子,医生抱着一只黑猫,跟人家说这是你孩子,这是真的,硬要塞给你一个。
与史国良有着类似的遭遇的还有吴冠中。2008年,上海买家苏敏罗以253万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找吴老先生鉴定时,吴冠中亲笔写下“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而当买家拿着这样的证据去打官司时,案子仍然输了。
吴树:我打电话说老头子在那拍桌子,拼命的拍,我画家自己没有权力去鉴定自己的画,
史国良:你要硬去碰的话,您一定会败下阵来。每年几乎都有类似这样的诉讼官司,没有一场是赢的,都是因为有一个《拍卖法》在这儿,一个免责条款,都不承担责任
主持人:刚才的节目中我们看到,画家史国良的维权路走得异常艰辛。这就不难理解,市场上为什么总能买到赝品了。那么,在画家、拍卖公司、买方这条艺术品收藏的产业链上,为什么拍卖公司可以毫无顾虑地拍卖假货?拍卖市场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主持人: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高回报背后赝品横行,拍卖市场假货、赝品泛滥,让人真假难辨,发现赝品之后,不仅收藏者难以维权,连画家本人亲自出来打假,面对李鬼却也无可奈何。拍卖公司为什么敢于公开拍卖假货?拍卖乱象背后到底有没有那把所谓的遮阳大伞,接着来看记者的调查。
吴树告诉记者,拍卖市场上之所以假货泛滥,黑幕重重,关键一条就是《拍卖法》这把遮阳大伞。
吴树:有些拍卖公司明知道一些是不可靠的东西,因为有这个免责条款,我卖错了你买错了我不要负这个责任,所以有的小拍卖公司一上场甚至一大半都是赝品。
吴树说的这个免责条款是指《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的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也就是说,只要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之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品的真伪或者品质的,拍卖之后,即便是赝品,也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史国良:《拍卖法》是站在拍卖方的利益上,所以就是比如画家本人,作者本人,或者收藏家,或者消费者,他们一旦受到,权益受到损失的时候,《拍卖法》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那么这个条款究竟是如何出台的呢?记者找到了当初起草《拍卖法》的王凤海。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在《拍卖法》写下这样的免责条款是因为文物艺术品鉴定起来很困难。目前,文物艺术品鉴定一共有三种方式,但是没有一种可以达到100%的准确度。
王凤海 中国买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王凤海:第一种专家目鉴,所谓的专家目鉴就是有这些有经验、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等等这些鉴定专家来进行鉴定。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文献佐证,用文献来佐证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我们再来分析仪器辨伪,它分析不出来那个年代的纸、那个年代的颜料是谁写在上面的,谁画在上面的。
王凤海认为,既然艺术品的真伪是无法确定的,那么让作为中介机构的拍卖行来承担赝品的责任则有失公允。
王凤海:我的结论就是客观事实做不到,让拍卖人去做到,承担这个责任显然是不公平,不正义的,不符合我们的立法原则,为什么拍卖法要写这一条,我做出了免责声明,不承担责任,恰恰是我们立法公平正义原则的体现。
既然《拍卖法》规定拍卖行如果事先声明无法保证拍品的瑕疵和真伪就可以免责,那么如何约束拍卖行不卖赝品呢?
王凤海:如果这些拍卖公司都是这样去卖假、做假的话,这个行业早就被人们所唾弃了,如果不好的话用不着我们部门去管,我们自己市场就会把它淘汰掉,就不会让它去做了。
换言之,现在拍卖业依靠的是行业自律和市场规律运作,即信誉度和优胜劣汰原则来保证其拍品质量。可是,行业自律和市场规律真的这么管用吗?
采访中收藏爱好者高先生告诉记者,他和自己的一些藏友经历过的打眼的事太多了,但是买到赝品去维权通常很难有说法。
高先生:行里人法律方面了解肯定比老百姓多,诉讼时效,买卖之间的承诺,书面,或者什么,或者有效的第三者在场这都缺乏什么。
高先生说,其实在行业里呆久了,大家对于法律的漏洞都心知肚明,买到赝品的藏友发现上当后,最经常的选择是把赝品再卖给其他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不承诺保真,即使知假卖假,也不用承担责任。
曲先生:因为你造假以后,要承担什么责任,现在我们目前的状态下是,我觉得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纠纷不断,藏品在进入到拍卖市场之后更是出现出借资质、虚假鉴定、虚报高价、欺骗收费等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
一些或大或小的拍卖行只要做了事先声明,就不必承担拍卖赝品后的责任,那么究竟谁应该对赝品负责呢?
王凤海:拍卖法61条我觉得真正保护的是我们竞买人的利益,在这个情况下,竞买人再买东西他会慎重地去考虑。
也就是说,买家买到赝品应该自己负责。那么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家是否认同呢?
吴树:我这种说法我觉得比较荒唐,就好像我现在到商场去购买一件饰物或者一件什么东西,你必须要求购买的人有高度的识别能力,否则你中了毒你是该死,这个很荒唐的,你这个艺术品既然进入了拍卖程序,买卖交易程序,它就是一个商品,既然发生了交易,有买有卖,你就得对双方都要负责任,人家买了假的就自认倒霉了,对买方是不公正的。
记者注意到,拍卖法中规定,拍卖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拍卖人有义务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但是对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是否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没有明确说明,换言之,从《拍卖法》最初的制定角度来看,市场上应该存在两种拍品,一种是由拍卖企业承担责任的,另一种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拍品都顶着免责的声明。
王凤海:这个现象我本人觉得也不是很正常,我希望我们这些顶尖的、信誉比较好的、实力比较强的、能力够的这些企业要率先做出一个表范,对自己所鉴定过的东西承担相应的责任。
邱宝昌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
邱宝昌:如果不用这条,他(拍卖人)是傻瓜。因为他自己确实从诚心角度来讲,他也无法判断这个是百分之百是真,还是百分之百伪,所以他用一条,对瑕疵不担保。这实际是我们法律的初衷,就是不给拍卖人增加过多的责任
邱宝昌,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他告诉记者,《拍卖法》颁布于1996年7月5日,那时中国的拍卖行业刚刚起步,这部法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
邱宝昌:《拍卖法》在拍卖行业发展的初期,对规范这个行业的行为,促进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认为我们《拍卖法》应该要需要修改和完善。既要保护买拍人的利益,也要保护竞拍人的利益。就是不能够让个别拍卖人利用《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的免责条款来损害竞拍人的利益,就是明知道有瑕疵,明知道是赝品,他仍然去拍卖,这种情况发生。
另外,目前涉及艺术交流、艺术品咨询公司是否有权利接受拍卖品的委托,法律规定并不清晰,缺乏对相应权限的明确界定。但是在很多国家,文物鉴定机构和鉴定师的入行门槛都很高, 法律规定上对于保护消费者也有更完善的规定,值得借鉴。
武绍智 邦道律师事务所主任
武绍智:你比如美国他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方面就是设置一个“后悔权”,我看到这个产品以后非常好,我去买到以后,我允许我拿回去,我返还我认为他的价值我不愿意买了,这是很好一个借鉴作用,但是咱们这个《消法》上对这一块设置的没有那么,应该说没有那么严厉。在艺术品市场上这边设置有好多经验,像这些发达国家去学习。
主持人:我们看到,对于《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的规定是否合理,正反两方观点针锋相对。从调查来看,这个条款究竟是符合市场规则的免责条款?还是给拍卖行藏污纳垢提供护身符?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正视,在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带动下,赝品充斥的艺术品市场,正前所未有地面临着资金的关注,在这种压力下,争议不断的《拍卖法》能否给消费者更多的保障?现行的法规能否为拍卖市场夯实坚实的制度基础?拍卖市场存在诸多监管难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想,繁荣的拍卖市场能否正常运行,依赖的应该是法规本身的公平与被尊重。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