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评论:莫让专业公关变身强拆替身

来源:山东商报
2011年04月19日04:36

  广州市越秀区政府计划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引入专业公关公司,以协调居民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让专业公关公司来负责为居民的拆迁、安置等事情与政府部门、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同时,公关公司也将根据公众的需求建议政府不断改善各项工作。(4月18日《广州日报》)

  “公关公司”

  角色定位很关键

  整个拆迁就是一个互相公关的过程,公关公司介入可以实现两种预期:一是可以改变政府的角色定位。使其由前台走入后台,避免“运动员”和“裁判员”一肩挑,无法在工作中保持公正;二是能够提高拆迁工作的效率。受信任的影响和专业的限制,拆迁和被拆迁方的直接面对,往往会将对方逼入死胡同,而第三方力量的参与,就使得双方有了回旋的余地。

  但问题在于,“公关公司”假若只是政府的代理人或代言人,自己没有主动权,甚至像一个被人操控的木偶,那么其作用顶多是一种“意象美”。公关不是单方面的较量而是双方甚至多方的利益博弈,其代表的利益就不应是单方而是所有利益涉及者。公关公司在这其间所扮演的,当是“劝导者”而非“传达者”,是“变速器”而非“加速器”。

  堂吉伟德 四川 职员

  社会公平

  不容讨价还价

  如果权力能够兼顾公平,履行自身的职责,政府理应是拆迁方与居民中间的调节者,政府本身就理应充当着公关的角色。如果有良好的公力救济,“拆迁公关”这种市场化的私力还有引进的必要吗?

  避免正面碰撞,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弭。拆迁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权力公共职能的迷失所造成的,行政权力若能充当拆迁方和居民利益博弈的平衡者,以中正的立场维护各方的利益,各种激烈的碰撞和矛盾的产生也就能够消解于无形。

  可事实上,在这场博弈中,权力已然参与其中,如果权力不从中脱离出来,再强大的“拆迁公关”也无济于事。毕竟,社会公平是容不得讨价还价的。

  时言平 重庆 媒体从业者

  警惕专业公关

  沦为“临时工”

  需要警惕的是,切莫让公关公司沦为政府强拆的替身。就像一些单位的“临时工”,一旦出事了,“都是临时工干的”已经成了一些官方答疑的固定套路。公关公司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政府拆迁的“临时工”,当公关公司无法解决实质问题,而相关利益方又急需拆迁时,拆迁部门是否会打着公关公司的旗号进行强拆,确实是一个必须留意的白点。

  一旦强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拆迁部门只需要将责任推到公关公司身上就可以了,即便碍于舆论的压力,必须承担责任,也顶多承担个监管不力或者选择公司不力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相对于强拆可能给维稳带来的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既不能解决拆迁中存在的一些利益问题,又容易成了政府强拆的替身,掩盖一些真相,这样的公关公司,真正公的可能只是拆迁方,而关的则是被拆迁方。傅万夫 辽宁 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