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2011年4月20日完成台本
——利比亚:激战米苏拉塔
主持人 劳春燕: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劳春燕。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来说一说利比亚,重点来关注一座危城——米苏拉塔。
多国部队对米苏拉塔的空袭到今天的正好是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现在无论是在谈判桌上,还是在战场上都只能用“僵局”这两个字来形容。如果说谈判桌上的僵局将在卡扎菲的去留问题上,那么战场僵局的焦点之一就是西部的重镇——米苏拉塔。
过去的六个星期,利比亚的政府军一直是在围攻米苏拉塔。从上周开始,政府军攻击米苏拉塔的市中心,双方开始了巷战。这座利比亚的第三大城市现在是满目疮痍,成了一座危城。接下来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4月20日,距离北约针对利比亚的空袭已经整整一个月,但利比亚境内的战局依然处于焦灼状态。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目前成为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绝力场。笼罩在米苏拉塔城市上空的除了火药味,只剩下双方激烈交火后的满目疮痍。
面目全非的街道,惊恐的孩子,超载的医院和逃离家园的人们,有人用“坚强不屈的危城”来形容这座曾经富庶的城市。
当地时间4月18日,利比亚政府军继续对反对派在西部占据的唯一城市米苏拉塔进行猛攻。米苏拉塔是利比亚反对派在西部唯一控制的城市,而这座城市已经被卡扎菲的军队重重包围,国际社会对于米苏拉塔城内因战事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状况感到担心。
根据米苏拉塔城内的拍摄画面可以看出,整个城市满目疮痍,一座座建筑布满弹孔,而城内人们的生活状况也急剧恶化。食物、药品都供给艰难,人们也很难喝到符合安全标准的饮用水。
这是一座被恐惧包围的城市,在米苏拉塔的医院里,一位6岁大的小女孩正在接受治疗,她的家在一次激战中被炮战击中。而这个女孩的身体里还留着30多枚细小的弹片。像这样的儿童和一个个无辜的家庭,成为了米苏拉塔战斗中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刚刚过去的周末里,米苏拉塔城内的伤亡率又增加了,而这座城市几乎每天都遭到炮弹、火箭弹的攻击。集束炸弹的照片也被一些媒体公之于众。然而,利比亚政府却在本周一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这一事。
米苏拉塔市一位高级医生透露,自从政府军部队六个星期前开始进攻米苏拉塔市以来,已造成大约1000人死亡,3000人受伤,约80%的死者为平民。而国际社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困在米苏拉塔的平民和伤员尽快撤出这座城市。
劳春燕:
我们现在马上就来连线正在前方的黎波里的记者何润锋,润锋。
(视频连线)
何润锋 本台记者:
春燕您好。
劳春燕:
几天前你去了米苏拉塔,据你的观察,米苏拉塔市内建筑物受损情况如何?
何润锋:
在讲米苏拉塔情况之前,我想先插播一条最新的报道。大约在两个多小时之前,我们在的黎波里收到了来自巴黎方面的最新的消息,今天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了到访的反政府武装的领导人贾利勒。那么在会谈当中,萨科齐承诺将进一步加强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空袭,并不能透露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的安排。
再回到米苏拉塔,的确在将近七个多星期的战争之后,实际上我们目前看到的情况米苏拉塔目前还是处于僵局的状况,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互相可以说割据一方,双方谁都没有办法突破对方的阵线。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反政府军发言人向媒体透露说,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新的消息是,反政府军和政府军都各自占领米苏拉塔50%的地盘,而双方主要的交火点是集中在当地一个叫做的黎波里大街的一个地方。而这条大街位置非常特殊,因为这条大街上有一所医院,就是您刚才新闻片所播放的医院。这个医院里面现在还有很多的伤者。
另外整个战局情况来看,反政府军指责政府军在战争中采取这种藏军于民的政策,也就是说大部分兵力隐藏在民宅当中,使得北约或者是反政府军难以采取有效的打击。另外一方面,也指责政府军是使用了像集束炸弹,或者是重型武器向反政府军进行炮击。不过,对此政府军方面是予以了一概的否认,认为强调说,政府军从来没有在米苏拉塔的战斗当中使用过重型武器。当然这一方面是双方各执一词。不过一个基本判断大家都没有异议,也就是说双方都承认现在为止没有哪一方拿下了米苏拉塔。
劳春燕:
我们从资料上看,米苏拉塔是利比亚的第三大城市,有60多万人口,现在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交战那么激烈,当地的平民怎么办?另外还有一个消息,米苏拉塔前两天是有八千多难民,现在还剩下四千多外籍难民滞留,他们的情况又如何?
何润锋:
的确,在经过七个多星期的激战之后,当地已经爆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一方面从死亡数字来看是不断攀升,刚才你也报道一个消息,就是从反政府军得到消息,就是说目前已经导致一千多人死亡。另外我们也得到一个消息是,米苏拉塔的医院也就是在的黎波里大街那一家医院目前已经证实医院已经累计三百多人的死亡名单。
另外一方面,当地仍然滞留在当地老百姓确实目前生活非常窘困,一方面是断水、断电、断油,另外一方面基本的食物、粮食、饮用水,以及基本的医疗用品都没有办法得到一个保障。另外一方面你也提到,其实米苏拉塔这个地方是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海港城市,目前米苏拉塔的码头是境外的人道主义物资运往米苏拉塔的唯一的一个通道,而在早前利比亚政府一直和联合国方面达成协议,就是开通一条所谓的绿色通道,来允许这些人道主义物资运往米苏拉塔。
不过问题就是这个人道主义物资在运送过程当中究竟是否会得到安全保证呢?对此利比亚政府就表示说,它并不希望去承诺说在人道主义物资进入的时候达成停火的协议。因为它认为,一再强调说米苏拉塔政府军方面并没有对码头,或者并没有对其他任何城市角落采用重型武器的炮击,就是政府军方面的说法,他说既然没有采取重型炮击,就不存在是否停火这样一个问题。
当然了,这个码头附近是由反政府军控制的,而根据反政府军方面的说法,以及一些目击者的说法是说政府军是在持续和反政府军进行一个交火。交火当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集束弹,以及重型武器的炮击,所以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整个的这条人道主义救灾物资虽然已经开通所谓绿色通道,但是这些救援人员,以及救援物资在运送到米苏拉塔之后,究竟是否能够得到安全保障,我们还不得而知。
劳春燕:
米苏拉塔本地的市民他们大多现在集中在城市哪一个位置?另外还有一个条消息说,法英等国他们在是不是要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的问题上现在是出现了一些分歧,你在的黎波里前线掌握的情况如何?
何润锋:
的确在北约方面持续了一个多月空袭之后,战局依然陷入持续僵持状态,这显然并不是北约方面,或者其他多国部队所愿意看到的一个事实,他们都想能够尽快打破僵局。根据我们在前方观察,以及综合军事观察家判断来看,又突破现在的僵局,北约部队不得不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恢复向反政府武装输送武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直接向利比亚输送它的地面部队,但是这两种方法目前来看存在很大争议,因为看上去似乎违背了联合国1973号决议的相关的精神内容。我在这目前来看,其实北约方面,或者其他多国部队也好,他们为了突破这个僵局采取了擦边球的策略。
之前报道过这些北约国家在多哈会议和柏林会议以提升利比亚人民的自卫能力为由是决定逐步恢复向班加西输送武器,这是第一个决议内容。第二点就是刚才您提到的,英法方面已经决定向班加西政权输送一些所谓的军事观察员。另外一方面,欧盟已经是计划正在向利比亚是组建一支多达一千人的人道主义部队,请注意这是人道主义部队,即是人道主义,又是部队,重心究竟落在哪里,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一系列动作引起外界质疑,尤其引起了利比亚政府的反对,认为这是违背了1973号决议的内容。不过,北约方面强调说,包括英国外交大使黑格就明确说,这种行动只是一种人道主义行动,派遣这些军事观察员或者是人道主义部队只是为了协助当地人道主义物资发放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所以不存在一个直接参与的战争的问题。
但是虽然话这样说,但是当这些军事人员抵达利比亚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这一切步骤采取是否意味着将逐步拉开向利比亚输送地面部队的序幕呢,我们还在前方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劳春燕:
好,非常感谢何润锋从的黎波里发回的观察和报道,谢谢。
米苏拉塔这座城市经历了六七个星期的围城之后,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危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战事焦灼的局面?今天我们演播室里也请来了两位特约评论员,一位是宋晓军先生,还有一位是国防大学副教授李莉女士,欢迎两位。我们先通过一段动画来看看米苏拉塔这座城市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一块来看一下。
米苏拉塔是利比亚的第三大城市,在战前大概有65万人口左右。从六个多星期以前,也就是多国部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开始之前,政府军已经开始围攻米苏拉塔了。大概在一个星期以前,政府军攻击了米苏拉塔市中心,那么现在双方交战最激烈的是在米苏拉塔最主要一条街道上,就是的黎波里大街。大家看到这条红色的线就是的黎波里大街。注意看这个火焰的地点就是激战的地点。
这条大街原先很繁华,但是现在是满目疮痍。在距离市中心大概11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米苏拉塔的码头,现在这里也是聚集了大量的难民,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逃离这座危城。
再回来看市中心,注意看这个小红框,这个红色的方框就是市中心,蓝色的部分是反对派武装控制的区域,底下这个部分就是褐色这一部分是政府军控制的地区。注意看,这个红框之内,市中心政府军已经突入到了市中心,形成一个双方焦灼这样一个局面。请教一下两位专家,为什么在米苏拉塔这座城市会形成这样战事焦灼的态势,这座城为什么很难攻?
正在评论:动画解析米苏拉塔目前状况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因为整个这个战场上实际上在其他城市,比如卜雷加,比如说艾季达比耶,甚至托布鲁克等等,它几个这些城市里面其实没有太多的遮蔽,没有太多的地形地物来做掩护。在米苏拉塔除了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城市之外,它也是个工业城市,早期的无论是纺织、奶制品、轻工,然后到了1988年又开始上130万吨钢铁厂,1994年又是第二期的200万吨钢铁厂,还有大量电镀厂,这样配套的这些基础产业比较多,这样它的房屋街道相对比较多。比较多就适合这种氢武器的人,或者说城市巷战有关这双方都有遮蔽物,特别是弱势一方有遮蔽物。一开始政府军占强势,但是反政府军是弱势,没有重武器,但是由于有大量房屋做遮蔽做阻挡,做障碍,所以他们能坚持住。当然也通过不断地确实也有一些人不断过来,从班加西,或者从海上,因为码头是他们控制,来了很多志愿者,不断地加入这个队伍,不断地在这增加作战人员,所以说应该说僵持在这。再加上北约空袭政府军的重武器,所以基本处在一个僵持状态。
劳春燕:
咱们以前在节目当中也提到过,米苏拉塔离的黎波里很近,只有二百公里左右,可以称得上是的黎波里一个门户。另外一方面也是现在反对派武装,反政府武装在西部地区控制的唯一一座城池,现在双方是在激烈的交战当中,请教一下李教授,你觉得米苏拉塔这座城市对于双方来讲分别有怎样战略意义?
正在评论:米苏拉塔具有何种战略价值?
专家观点:米苏拉塔对的黎波里有很重要屏障作用
李莉 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它既有象征意义,同时它也有实际的军事价值。我们如果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到,的黎波里实际上相当于两个门户,一个就是苏尔特,另一个就是我们在这说到米苏拉塔,而苏尔特为什么政府军把它拿下,原因在于它的政治意义更大一些,你想卡扎菲故乡如果被反对派占领,显然战争一边倒的形势就非常明显。所以苏尔特拿下以后,如果目前米苏拉塔仍然在反对派手里头,相当于离它两百公里左右就是的黎波里,它的首都的安全我觉得没有保证的。因此从军事意义来讲,它既有象征意义,同时它有一个屏障作用。就是以这个为基地,反对派可以就近对的黎波里发起攻击。而如果政府军拿下,可以就近消除这个威胁,可以把它的展现进一步地往前延展,可以说进一步往东进一步延展。
劳春燕:
刚才宋先生也说到了,现在米苏拉塔双方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巷战的格局。以前我们的节目当中也说到过,也是美军方面表示说,政府军跟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实力对比是相差十倍,政府军是十倍于反政府武装,进入到巷战阶段以后,双方实力差距还会有那么大吗?
宋晓军:
相对来讲也还有一定的,但是由于这个禁飞区的建立,它的政府军的直升机没法用。我们看到巷战当中,比如说以色列对于加沙的打击,完全是靠直升机在空中是具有优势,空中这一个围度就没有了。另外一个,现在政府军的唯一的优势就是它的通讯。因为米苏拉塔实际上应该说利比亚一个开放的窗口。特别是1988年之后,大量的基础建立都非常好,就是手机、通讯这些东西。这一套优势在政府军里面,就是一个是它作战有经验,第二指挥通信系统是完整的。而对方相对来讲,它没有这些东西,其实英国人、法国人也希望他们在米苏拉塔这些人能得到这些东西,重新组织起双方型的。
现在应该说优势还是很明显,政府军如果说没有空袭,没有禁飞区当然更明显,十倍这样的。而且我看4月11日,北约公布卫星图片,在米苏拉塔周围确实他们照到了有坦克,就是外围地区,有的还埋在地底下,当然可能没出来。
劳春燕:
在城市里坦克还能够发挥作用吗?
李莉:
应该说我觉得城市作战坦克是一个有效的遮蔽,就如果你这个战斗员可以说暴露在外界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个机手在什么位置的时候,应该说他的处境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如果你有坦克做一个掩护,可以以坦克作为一个据点,包括他可以在下面观察四周的情况,所以他即便是占据不利地势,应该说相对自身安全。
当然如果考虑到拿坦克轰击建筑物,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原因在于很多建筑物里面有平民。为了避免造成进一步伤亡,包括国际舆论的这种指责,应该说避免一般在城市作战当中避免使用坦克。
劳春燕:
现在各国双方都有什么样的杀手锏,因为我也看到说反政府武装他们现在很善于DIY,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比如说刚才我们的画面上其实已经跟大家展示了皮卡加上机关枪,还有另外就是自制的这种用可乐瓶装上汽油,自制这种燃烧弹,这些武器能够派上多大的用场?
正在评论:激战双方各有何种杀手锏武器?
宋晓军:
如果说是杀伤有生力量,就是那是不行的,包括这种攻击城市。其实反对派在米苏拉塔这个地方他投入的量最大,有源源不断从班加西,从海上过来一些有生力量都在这个地方投入。因为这个地方一旦拿下对他们的意义太大。主要还是一些武器的不熟悉,比如RPG的火箭筒,它的风偏,包括提前量这些瞄准技术,原来拿出武器库,瞄准镜跟另外一个地方,不搁在一块,整个使用。而且那个东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两天我们可以看到在艾季达比耶它开使用迫击炮了,就是反对派有迫击炮,或者105的无后坐力炮,已经开始有一部分老兵进来开使用了,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能运到米苏拉塔,这个还得再观察。也就是说米苏拉塔他们基本还是氢武器,利用地形,高楼,利用巷战这样一些遮蔽,来跟政府军之间展开一种拉锯战。
劳春燕:
你提到高楼,现在的黎波里大街上最高的一栋楼,以前也是米苏拉塔的,地标建筑就是保险大楼现在却成了狙击手藏身最好的地方了。狙击手在这种巷战当中,他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李莉:
狙击手应该说在历次这种焦灼作战的时候,他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包括美军一些它叫做高技术战争的一些战争,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广泛使用狙击手。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我们把它看成一个作战单元,更重要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震撼。
就比如说你同样一个班排牌的战士正在作战的时候突然就有人仰面朝天倒下了,脑门正中中了一弹,你对其他战斗员心理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关头我觉得更重要是一种心理威慑。比如说军事意义我觉得可能有的时候仅仅是单兵的一种行动,但是造成成批心理上的杀伤,我觉得这个不可低估。因此现在如果要是比如卡扎菲里面广泛政府军里面有狙击手,那么应该说它对于战局主动性来说占据着优势。
劳春燕:
我们也来看马尔他的《独立报》,它有一个评论说,米苏拉塔的今天已经成了2011年版的萨拉热窝。波黑战争是造成20多万平民的伤亡、死亡,所以萨拉热窝这个词到底在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另外是什么因素能够决定巷战的胜负?广告之后我们继续。
劳春燕:
刚才说到马尔他的《独立报》把今天的米苏拉塔和当年萨拉热窝做比较,我们现在也一边来看当年波黑战争的一些图象资料,一边邀请我们两位专家分析一下,到底有没有这种可比性?
正在评论:米苏拉塔已成2011年版萨拉热窝
宋晓军:
我觉得波黑萨拉热窝当时杀伤力比这个现在高多了,因为当时整个前南斯拉夫的这些军队,包括狙击手射击的水平非常高,现在达不到那个状态。西方之所以把它说成萨拉热窝,或者斯大林格勒,是在为下一步欧盟要派维和部队进去来做一种舆论上的宣传。其实我觉得以现在的这种水平,跟斯大林格勒和萨拉热窝双方有很大的差距。
劳春燕:
巷战的制胜关键是什么?
李莉:
巷战制胜关键一个看对方抵抗意志,就是焦灼双方的抵抗意志。还有一个就是说利用地形地貌的能力,我们从刚才这个视频,包括很多的镜头里面看到,就是虽然我们看到,米苏拉塔不算个特别繁华的城市,但是它是有一些高楼的。而这个高楼一般来讲三四层的高楼,就足以作为巷战一个有利的据点。这个在以往战争是有很成功的一些经典战栗的。你比如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它就有一个四层大楼,就24个苏联士兵一直把手了58天。就你德军再怎么攻,攻不下来。拉锯就有两个月的时间,所以现在在借助相关一些装备,再借助狙击手,应该说依据主要的据点,以高对低,我觉得这样占据有利地形。
而此外,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会迫使对方把它的兵力分散,因为它本身受制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受制于现在这个巷道的环境,所以兵力一旦分散以后互相之间联络就成了问题,包括协同作战能力和通信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现在我们看到包括北约,它在空袭的时候也找不到有利的地形。因此相当多的情况下,一方面制约了战斗力……
(开放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