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客人在享用“青楼菜”的时候,还能欣赏到演艺人员的表演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
当年“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李香君,还有唐代诗妓薛涛、鱼玄机等美女,她们亲自下厨为情郎烹饪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现在,在西安城你可以不必“穿越时空”就能品尝到,而这些菜肴已被老板冠名为“青楼菜”,并称“填补了国内私家菜类型的空白”。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菜一经推出,即备受市民争议。
菜名很古典 自称味关“青楼”
记者昨日来到西安市西郊,发现一处门口贴有“私家菜”字样的“食尚品阁”馆,营业面积近800平方米,有很多包间。
拿过菜谱,记者发现上面的菜名还挺有意思,如“长相依”、“青山如是”、“春泥护花”,甚至还有当年美女酿造的酒——安娘红。菜名大多与历史人物有关,不是名妓就是文豪,不是文豪就是达官贵人。
“我们主打的是‘青楼菜’,还做一些官家菜和法事菜等私房菜。”服务员向记者介绍,如果有兴趣,老板还可以亲自“讲菜”。
记者随即点了几个菜名和美女相关的菜:“青山如是”、“薛涛青椒鸡”、“小宛麦粒海肠”。原来,“青山如是”是一道嫩豆腐、干果粒、发菜、瑶柱的凉拌菜,典故出自当年“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嫁给大她40岁的明朝大诗人钱谦益,是夫妻恩爱生活的表达。而“薛涛青椒鸡”则来自另一典故,据传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答应要娶薛涛,薛涛就为比自己小11岁的诗人专门烹饪这道菜,以司晨守诺的雄鸡喻诚信君子,可以说是道“逼婚菜”。“‘青楼菜’,不是大家想象的旧时青楼的应酬菜肴。”菜馆老板齐和表示,私家菜大致分为官家菜(“曾国藩家”菜、“李鸿章家”菜等),文人菜(如“东坡肉”、“云林鹅”、“祖庵菜”等),法事菜和青楼菜,甚至还有武侠菜。各家菜都是熔历史掌故、文人趣事、食林史话为一炉。
那么,这些所谓的“青楼菜”菜谱从何而来呢?“大多是根据古代人物传记和古书中关于菜肴的零星记录,经过二次创作后加工出来的。”齐和列举出如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和袁枚的《随园食单》等书。“我这个‘青楼菜’,填补了国内私家菜类型的空白。”齐和还称“讲菜”——讲解客人所点菜肴背后的历史环境、典故,也是店里的一项特色服务。
两人消费200多元 老板称将复制20家店
冠以令人遐思的菜名,“青楼菜”的消费到底贵不贵?消费者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以记者吃的这顿饭为例,两荤一素加一碗米饭,共花了114元。正在计算这价格是否有点“贵”时,邻桌的客人也叫了埋单。“您好,您共消费了238元。”消费的母女俩交换了一下眼神,“是不是算错了,怎么两个人就吃了238?”
专门驱车去吃“新鲜”的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菜品还可以,可惜讲故事的只有老板一人。服务一般,价格有点高。”
“菜本身并无多少特别,但配上老板的讲解,就别有一番风味了。”昨日和记者同时消费的客人给出这样的评价。“现在的价格是刚调过的。今年房租涨了,一年要支出近20万元;人员月工资从几百元已经涨到一千多。”齐和回应说,“现在店里价位最高的一桌菜1600元,一些高端客人请朋友还觉得拿不出手。”他还表示会将现有的店作为实验基地,尽快把“青楼菜”的相关服务标准、管理流程、采购特色等拟订出一个“傻瓜操作手册”——然后复制到一些沿海城市,如南京、上海、温州等地,计划开20家店。
也有市民认为“有伤风化”
这青楼菜是餐饮营销创新还是“哗众取宠”?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管理学博士杨宏浩、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有堂以及部分市民。
记者:听说过“青楼菜”吗?对于青楼文化与餐饮企业营销的嫁接怎么看?
杨宏浩:从来没听说过。个人认为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青楼菜,在中国再怎么包装也上不了台面,毕竟不是主流文化,甚至可以说是边缘文化。
李有堂:没听过。算是一种创新吧,餐饮行业各类创新层出不穷,是件正常的事。至于这种嫁接效果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生意好,说明消费者认可了。
市民谢先生:怎么“青楼菜”也成菜系了?青楼是什么地方,怎么还有人以这个为噱头推销菜品?
记者:如果说以青楼文化作为经营的背景,您认为可能“做大做强”吗?
杨宏浩: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小范围做可以,但如果要做大规模,要注意服务、管理水平是否能提高?另一方面,做大后,是否会引来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和监管?毕竟这里还牵扯到社会性问题。
李有堂:餐饮行业是完全受市场选择和检验的。
市民李先生:如果把青楼菜“做大做强”,是否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青楼”的认同和宽容?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一般人听到 “青楼菜”,第一反应都有些复杂,您是什么感受?
杨宏浩:人们第一感觉不舒服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一般理解,二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心理蔑视。虽然它处在文化的边缘地带,但毕竟也是一种文化。个人觉得小范围做没有什么问题。
市民李先生:完全是噱头,哗众取宠!“青楼菜”到底是什么菜?谁能给个标准出来?我觉得这种菜有伤风化。实习记者 汪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