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52岁医师倒在岗位上 上千人自发为其送行(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6月10日22:09
施珏医生的桌子上,小植物还在人却走了
施珏医生的桌子上,小植物还在人却走了

  还没打开门、穿上白大褂、挂上听诊器,他就倒在工作了28年的病区。6月1日,年仅52岁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施珏撒手人寰。

  6月3日,上千人来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太平间,送别这名好医生。28年来,施珏教给新医生四个字严谨、认真。28年来,他没有一起医疗纠纷,也没跟病人吵过一次架……

  本期《病房故事会》,带你去认识一名好医生施珏。

  A

  学生苏恒眼中的老师

  严谨认真,只要病人提出问题都回答

  6月3日,天气放晴。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通往太平间的路上,上百个花圈摆在路边,每种色彩都浸染着重重的悲痛。路上,双行的队伍从太平间门口绵延两三百米,都到了门诊楼。队伍行进缓慢,最后看施主任一眼,那一眼的记忆将是永远。

  “太可惜了!”6月7日,在内分泌科走廊里,一对从外地来住院的病人看着墙上施主任的照片,不断叹息。“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走了,我住院的时间不长,可每周一次他来查房,都能回答我一周积攒的问题。”施珏主管的病人刘珊说。刘珊一住进医院就喜欢那个高大但稍有佝偻的背影,有问必答的他一来,病人的心就放下了。

  施珏是内分泌科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带出了很多新医生。施珏有一名学生叫苏恒,他清楚地记得施珏主任是怎样教他“严谨、认真”的。

  6月7日下午,我们在施珏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苏恒开始讲述他和施珏主任的共同过往。离沙发两米左右,施珏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着一摞专业书籍。施珏走后,苏恒每来这里一次,都觉得施主任在和蔼地看着他,就像2005年的那次。

  2005年,苏恒还是主治医生。那次,从急诊会诊回来,他将情况汇报给施珏。“有个病人患有几种病,我会诊完觉得应该送到别的科室治疗。”听到这样的汇报,按一般的惯例,上级医生都会听从会诊医生的建议。可施珏没这样做。“他从座位上站起来,二话不说拿起听诊器又和我到了急诊科。”苏恒的眼中闪过无限悲伤,那和蔼的笑容闪现了几秒就定格了。

  来到急诊科,施珏详细问了病人的病史后,还是决定将病人送到其他科室。施珏没说话,也没有妄下定论。这让苏恒非常震动。“很多医生都不会去看,但他去了。”苏恒说。

  让苏恒受益匪浅的还有施珏不厌其烦的态度。每周一次的查房,施珏查得最慢。

  “只要病人提出的问题,他都回答。”这些问题包括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膳食等方面。“说实话,一般的新医生都不愿回答,最多给病人拿一张宣传单,上面很全面也很专业。”苏恒说,可施珏都会停下来跟病人讲,而且不厌其烦。

  苏恒从医多年,也有很多老师。然而,施珏给他树立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榜样,也给苏恒及更多的新医生一个标杆,指引他们前行。 (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UN009)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