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发改委称将在年内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根据相关人士表示,改革方案除了缩短调价时间以外,还准备将定价权下放给三大油企,新机制为何会出台,实施后是否会推高国内油价,下面有请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主持人:杨浪涛你好!
杨浪涛:新机制的出台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早在去年底,相关部门就将修改后的定价机制上报了国务院,但由于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高涨,所以一直未能浮出水面。现行制度是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但由于调价周期过长,并不能真实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因此国内油企一直都有怨言。同时由于涨多跌少,公众的抵触情绪也在增大。特别是随着夏季用油高峰到来,为了避免出现去年的油荒,所以发改委选择在此时抛出改革方案,也是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
主持人:这样看来,发改委此次油价改革也算是未雨绸缪,避免出现类似电荒倒逼电力体制改革的局面。不过呢,对于近年来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老百姓有一句玩笑话倒是很形象地概括了其特点,"涨价不等于改革,但改革一定会涨价",你是怎么看此次的油价机制调整的?
杨浪涛:这次改革缩短调价时间这一条可以说是利弊参半。现行的制度是22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改革后为10个工作日,这个是与国际接轨的,虽然有的国家比这个还要频繁,这样可以更真实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投机行为,这个无论对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的,都是有利的。但同时,由于现行的调价机制是按照价格变化率达到4%作为调价基准,而这个制度的设计本身就是有利于油企的,而调整频率的加快无疑会更进一步加强这种累积优势。
主持人: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调价机制有利于油企倒在意料之中,有时候甚至都可以列入精算学的范畴,因此看不懂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呢,对于定价权下放给油企这种做法,老百姓倒是看得很清楚,这不是让油企涨价更容易吗?
杨浪涛:老百姓有这种担心是正常的,实际上,出于能源安全的战略及抑制通货膨胀的考虑,现行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差不多每次到了调价窗口期都是晚调和少调。如果没有发改委的审批,按照现行机制,油价无疑会比现在更高。
现在执行的成本加利润的定价机制本质上是一个过渡方案,因为利润可以透明,成本里的原油价格也是透明的,但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则是一笔糊涂账,生产企业说多少就是多少,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很难弄清楚。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市场定价的方式,但前提是充分竞争和强有力的监管。
中国虽然有三大油企,但充分竞争至少在近几年无法实现,而市场监管从目前来看还无法乐观。所以,一旦将定价权下放给企业,相应的价格监管及反垄断措施一定要及时跟上,否则,新的油价调整机制将会进一步推高国内油价。道理很简单,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即使国际油价保持平稳,由于CPI一直保持在高位,对于运行成本的增高,油企首先想到的不是提高效率,而是提高价格。
(责任编辑:UN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