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恸车7.23:重读“高铁上的中国”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1年08月01日10:04

  没有冗余的标准体系

  徐瑞华认为,虽然中国铁路安全系统在设计上“万无一失”,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明显缺少了应对极端情况的冗余。

  “我们的一些系统,在恶劣的、复杂的外部条件下的整体可靠性,还要深入完善。”徐瑞华举例说,“有的系统对外宣传说可以抗10级大风,但这其实是系统能承受的极限。真遇到10级大风,系统上某一点承受的风力可能不止10级,那系统整体就会出现问题。”

  徐瑞华说,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况是:事故发生时外部环境非常恶劣。“也许安全系统的所有运作,在正常情况下都绝对能实现。但极端的外部环境下的测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极端的外部环境,恰恰是事故最容易出现的时候。

  “7.23”事故发生的甬温铁路,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线。每到夏天都是气候多变,雷雨密集。

  从之前京沪高铁频繁故障到本次事故,都说明中国列车防雷系统的冗余不足,孙章说:“如果不是设备的设计或质量有问题,那就是在安全标准制定时,没有考虑到极端情况。”

  欲速则不达?

  即便标准达不到应对极端情况的要求,事先对极端气象条件有所预测也不太难。

  温州市气象台曾在7月23日列车脱轨事故前一小时发布了温州市区、文成和泰顺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3日晚到上半夜有雷雨,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

  但这个预报有没有官方的渠道传达到铁路指挥系统?孙章说,目前,中国铁路系统对气象条件的检测是实时的而非预测性的。铁路系统对天气的了解,主要来自于铁路沿线的风速计和雨量计等设备。

  “从国际经验上看,铁路沿线的地方气象台信息,是调度指挥系统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预先知道当地气象条件,才可能有超前的预案。”孙章说。

  日本新干线就有详细的方案,规定遇到特殊气象条件时如何应对。“例如,降雨超过500毫米的情况下,新干线要暂停运营。但中国列车只有在降雨超过500毫米时,才知道遇到特殊情况了,没有足够的应对空间。”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教授曾小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次事故的关键点还不是技术问题,追溯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高速列车发展太快。我们的关键部分都是集成国外技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的。日本从时速200公里提速到300公里用了五、六十年,而中国从时速120公里到300公里只用了五六年。”

  被忽略的可能不止当地气象台。

  “我国高铁新线80%以上都是高架桥,但旅客找不到轻便的安全梯以离开高架。”孙章说,“速度,应该是和安全性、经济性、环保的统一。速度太快,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从可靠性理论上看,中国高铁系统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早期失效期”。孙章说,按照国际共识,“旧线改造后,列车时速在200公里以上;或者新建铁路,但客货兼运,时速在250公里以上,都算是高铁。”

  所谓“早期失效期”,就是指新技术早期会不断出现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必须通过长时间磨合,以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设计。在度过早期失效期后,才会进入安全性较高的“随机失效期”。

  中国自2004年开始批量进口高速列车车厢,迄今不过7年。2007年铁路第6次大提速之后,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从这方面上说,中国“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尽管已经运营了好几年,但也没有完全度过早期失效期。”

  “中国必须科学有序地推进高铁发展。”孙章说,“磨合期其实是不能跨越的。”中国高铁系统里一些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的新车型,磨合期不到3年。因为速度问题,CRH380型列车受到的倚重越来越高,从设计到量产、运营,总共只有1年多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