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投降” 美债闹剧落幕
■债务上限提高2万多亿美元,同时削减赤字2.5万亿美元
■债务违约的短期警报解除,但长期风险并未消失,“美债后危机”开始浮现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7月31日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民主、共和两党就调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奥巴马承认,这份方案与他期待的有所不同。由于让步太多,奥巴马被美国媒体批为向共和党极端分子投降。
根据白宫发表的声明,两党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第一,共分三步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幅度为2.1万亿到2.4万亿美元。眼下立即将债务上限提高4000亿美元;第二步到今年秋天,再提高5000亿美元,除非参众两院都以绝对多数票否决;第三步将债务上限提高1.2万亿至1.5万亿美元,届时将在国会新设立的特别委员会的建议下,与进一步削减开支的内容同步推行。
第二,十年内紧缩财政开支约2.5万亿美元。首先削减的是国防与非国防开支近1万亿美元,之后将根据国会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再削减约1.5万亿美元赤字,削减开支将通过医疗改革等来实现。这也被认为是上个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当总统以来,最低的国内支出水平”。
第三,设立一个由参众两院议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今年11月底之前对第三步提高债务上限以及未来十年继续减赤的内容向国会提交报告。国会应在今年12月23日之前就委员会的建议举行投票。
第四,暂不提税,前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延续至2013年1月1日。
奥巴马自认妥协
奥巴马表示这项协议是一个“妥协”,他自问自答:“这是不是我所希望的协议?”“不是”。“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出更加严苛的选择,实施津贴改革和税收改革,而不是设立国会特别委员会。”
“不过,这项(两党)让步协议确实为我们所需要的赤字削减支付了首期款,激励两党在今年年底前达成一项平衡方案,”奥巴马说,“最重要的是,它使我们避免债务违约,结束华盛顿给美国其他地方带来的危机,消除笼罩美国经济的债务和不确定性阴云。”
奥巴马还不忘着重感谢美国民众。他说:“是你们的声音你们的信、你们的电子邮件、你们的推特(微博)、你们的电话迫使华盛顿在最后的日子里采取行动。”“美国人民的声音是非常、非常强大的东西。”奥巴马补充说。
无论如何,结束了债务上限谈判的奥巴马现在总算可以稍微放松下来。两党之前胶着的谈判让他非常郁闷,他上个月曾表示自己8月4日将迎来50岁生日,最想要的礼物就是两党达成协议。
如今,奥巴马可以轻松地在8月3日回到芝加哥,出席支持者为他举行的生日音乐会了。届时,黑人女歌手詹妮弗•哈德森将献歌,许多明星也将到场助兴。音乐会后,还有一场为奥巴马筹集2012年竞选资金的募捐晚宴。
有待参众两院表决
奥巴马说,只有正式法案递交参众两院表决通过后,才能确保美国政府渡过难关。“我们还没完成(任务),”他说,“我会敦促两党成员做该做的事。”
共和党领袖、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说,两党协议符合所有共和党人的要求。他希望众议院8月1日表决相关法案。
美联社报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哈里•里德和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已就新协议达成一致。里德说,相关法案定于1日递交参议院。“若要通过这一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来自参众两院民主、共和两党议员的支持,”他说,“任何一个党,任何一个议院都无法单独完成这件事。”
英国媒体称,即便美国能避免债务违约,也不一定能保住AAA信用评级。今年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只有0.4%,第二季度为1.3%,导致投资者对美国市场充满担忧。目前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正在审查美国两党达成的协议,以决定是否更改信用评级。
美国民众很生气
奥巴马做出重大让步后,美债上限僵局终于结束。对此,美国媒体进行了口诛笔伐,认为这是奥巴马政府与“咄咄逼人的共和党保守派”正面交锋时,选择了“投降”。
《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标题为“为避免混乱,达成了一个糟糕的协议”。文章认为,这个协议将转移政府的债务违约,这立竿见影,并且至少到2012年底前不会再有这个问题。不过,在该报看来,“除此之外,其他的条款几乎完全是向共和党极端分子的投降。”
美国民众对债务危机怒气冲天。美国媒体形容,华盛顿已陷入“疯狂、疯狂、疯狂”。机械工程师汤普森不屑两党的政治把戏,怒斥说,“他们(议员)拿人民的积蓄来玩。这就像他们的游戏。”
北卡州约翰逊县共和党少年团主席斯坦西尔说,他虽然喜欢共和党与茶党紧密联系,但为了国家利益,他们应支持共和党众议院议长博纳的方案,提高债务上限。德国游客拉德万说:“美国人不太理解这许多钱是借来的。”
在白宫外迎接几内亚总统孔戴的司机西塞,对于美债问题造成的混乱表示诧异:“真是疯狂,真是疯狂。他们是全球领袖。我们对两党互相争斗感到惊奇。”
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在国债争议下,总统奥巴马的施政满意度跌至40%新低,比6月初低了10个百分点。但两党国会领袖的满意度还远低于奥巴马。
悖论
“美债后危机”浮现 中国增减陷两难
美国国债危机暂时平息。但观察家指出,随着这波美债危机落幕,美债的“后危机”才刚浮现。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美国出现债务违约的短期警报解除,但美国债务顽疾的长期风险并未随之消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今年将达到99%,明年预计会进一步升至103%。
美国经济的“造血”能力在这场风波中已被严重质疑:增加国内就业的努力,成效有限,各项经济改革进展迟缓,制造业严重乏力,金融业复苏缓慢,但美国却仍然靠着它的国债债务一次次触及上限,以及庞大的美元体系来绑架全球经济。
不少观察家认为,就算美国债务如期履约,但上调债务上限后持续开动的美元“印钞机”会继续增加美元流动性,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经济学家也表示,美债危机过后,会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出美国,从而引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升温。
除了可能面对的“被动”通货膨胀,中国在美债“后危机”时期还有不少难题,特别是现在中国持有总额近1.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更是令各方担心。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黄少明认为,一方面是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资产风险放大,美债“无风险资产”的理念已经过时;另一方面现在欧洲债务危机加重,日本经济低迷不振,很难找到比美国国债安全级别更高的投资品种,因此无论中国未来决定增持或是减持美债,都要面临维持国家资产安全的“双面难题”,同时也难以找到脱身的捷径。
影响
美国形象毁之殆尽 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美债危机让美国的“良好信誉”形象基本毁之殆尽。两党政治的争斗惨烈、势不两立和功能瘫痪,留给全世界的印象不仅仅是华盛顿的政治缠斗正在向日本看齐那么简单。
美国陷入的债务危机,无疑重新展现了失败者的国家形象,让人不得不对其偿付能力产生质疑。如今国际社会可以对美国发出质疑:在这样重要的决定中它是如此地看重自身利益,那么可不可以停止扮演救世主,停止插手其他影响世界的决议呢?
国际社会都相信美国可以在未来几周之内,凭借自己的能力最终顺利解决眼前的这场危机。但是这场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是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显现。
这场危机并不只是单纯的应对债务风险或是议会两党间的分歧和利益之争,它更是一个标志,表现出这个国家逐渐无力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和变化,标志着这个国家开始慢慢走向衰落。
幕后
美债危机背后 现“茶党”黑手
美国债务上限之争,表面上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较量,但使谈判停滞不前的,很大程度是力主小政府的茶党运动。有评论认为,茶党众人执着于意识形态、无视传统,加上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堪与塔利班相提并论。
分析认为,众议院内茶党分子为数不多,却成功使议长博纳的方案胎死腹中,迫使对方加入财政平衡的条款,使方案无法通过参议院。虽然此举进一步将美国推向违约边缘,但茶党仍宣称“胜利”。
至于债限不提升,可能为金融世界带来大动荡,茶党中人则毫不在乎。正争取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的巴克曼宣称,“美国会违约”的说法只是“靠吓”,她称华府继续财源滚滚来,根本不会违约。茶党的冥顽不灵连同属共和党的资深参议员麦凯恩也看不过眼,怒斥他们是《魔戒》的哈比人。中新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就债务上限展开拉锯战,在华盛顿政治游戏中屡见不鲜。但这次之所以近乎“玩出火”,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评级机构威胁下调美国国债评级。随着8月2日大限逼近,穆迪和标准普尔陆续放软身段,淡化降级威胁,但这次事件却令评级机构的角色继金融海啸与欧债危机后再惹争议。
美债台高筑 标普有责任
三大评级机构事前都警告,如果美国未能调高债务上限,便会将美国国债信用降级。标准普尔定下的门槛最高,声称若两党拿不出“能付诸实行”的削减赤字方案,就算达成调高债务上限协议,未来3个月内仍有一半机会下调美国国债评级。
美国保守派及自由派最近不约而同对评级机构口诛笔伐。保守派评论员霍尔曼•詹金斯直指评级机构推波助澜,把人为危机变成真正的危机。克林顿时代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也撰文称,别以为众议院议长博纳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是减赤的推动者,“最大的推动者是标准普尔”。
赖克称,美国债台高筑,标准普尔也有责任,它在2000年至2008年未尽好本分,给高风险房贷债券高评级,结果埋下金融海啸的种子,要美国政府拯救华尔街;布什大幅减税,标准普尔也没有发表意见。他质疑﹕“为何标准普尔突然决定美国现在便要解决联邦预算的问题?”
评级微降 冲击未必显著
标准普尔总裁夏尔玛7月27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否认标普明码实价要求华盛顿减赤4万亿美元,声称是传媒“断章取义”,又称国会部分建议可保AAA评级。
穆迪7月29日虽然仍然称里德及博纳的方案都会影响美国国债评级,但强调评级还是看长远减赤目标。惠誉上周也淡化恐慌,发报告称就算美债被降一级,仍无损其安全投资产品的地位。
事实上,如果参考其他大型经济体被降评级的历史,债务评级小幅下降未必会造成显著冲击。标准普尔2001年2月将日本信贷评级由AAA下调至AA+,当时很多投资者认为,日本国债价格会一落千丈,但日债孳息一周后反而下降。
本版供稿
新华社 中国日报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