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出30招治堵 征收交通拥堵费仍在研究(组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8月02日04:13
昨日上午9时天河立交一带的交通状况。 记者陈安摄
昨日上午9时天河立交一带的交通状况。 记者陈安摄

  打通断头路 拓宽瓶颈路 开放小区封闭市政路

  广州市昨天召开“路更畅”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该文件涵盖30条具体措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再次得到强调。

  文:记者徐海星 通讯员武琼、黄少江

  建

  楼盘停车配建标准

  要修订以增加车位

  一、加强城市规划,实现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的匹配。

  1.加快构建两个新城区,提升三个外围城区,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

  2.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开发时序。

  3.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总结目前我市建筑物停车位配建现状及需求,在《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检讨》(2007年)基础上,按照分区域、差别化的原则,并结合区域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进一步修订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解读:随着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化,停车泊位已成为城市静态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交通运行顺畅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今年“广州交通大家谈”活动征求所得的意见,约有12%的意见提出应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加大停车场建设。目前我市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指标偏低,有较大的历史欠账,中心城区“停车难”已成为市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应根据实际的需求修订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切实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4.推进中心城区货运市场的清理、整治和搬迁,实施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格局调整。

  完成嘉禾坑口等换乘枢纽建设

  二、加强道路网结构完善和外围轨道交通枢纽站建设,提高道路网的疏通循环和换乘接驳功能。

  5.加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加快建设城市高快速路,实现贯通的道路网体系。

  6.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重点研究完善与城市干道相匹配的支路微循环系统,推进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对外开放工作。

  解读:目前我市道路网结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支路微循环系统不完善,造成主、次干道交通压力过大,同时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不对外开放的情况也较突出,因此将采取措施重点加强支路循环系统的完善。

  7.建设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

  8.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建设。

  加强换乘接驳,科学调节进入中心城区的个体交通。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大型换乘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完成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一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点建设项目,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到2015年三号线增购车26列

  三、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从道路路权、交通信号两方面保障常规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保障站场建设用地,加大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财政投入。

  9.完善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扶持等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10.继续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一是继续加快在建线路(36.9公里)和规划调整线路(54.5公里)建设。包括在建的六号线首期、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建设,以及计划2011年全面动工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建设。二是依据市政府上报国家的2011至2015年建设规划,在国家批准的前提下,继续加大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度。

  11.配套公交优先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

  解读:公交站场是保障公交运行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设施,目前,广州公交枢纽站及首末站用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缺口超过50%。为此,市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加快推进公交站场的规划建设工作。

  12.推进分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

  13.利用SCATS系统,进一步优化交通信号,确保公交优先且兼顾社会车辆通行。

  14.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力度。

  加大轨道交通列车的供给,到2015年一、二、八号线将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三号线增购车26列(156节车厢),五号线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建立公交车运力投放评估制度,结合客流需求和交通实际,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综合评估确定年度公交车运力投放计划,并依照控制规模、增减同步、鼓励发展和公平配置的原则,组织公交企业具体落实(包括投放数量、车型等)。综合考虑公共交通发展、行业稳定情况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出租车运力科学投放机制。

  15.加强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

  限

  中心城区更多道路或单向行驶

  四、积极研究通过多种经济手段,科学调节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16.优化调整停车场差别性收费。

  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个体车辆多选择城市外围停放,引导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2012年开始,进一步推进停车收费标准差别化政策,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研究试行住宅配套停车场也按区域级别实行差别性价格政策的可行性,适时调整我市收费区域级别划分,并加强和规范对占用道路停车经营的管理。

  解读:广州市现行的三类地区停车场收费标准,对控制市中心商圈停车需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珠江新城CBD等新兴经济繁荣区域的崛起,原有的三类地区停车收费标准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17.研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交通流量的可行性。

  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交通量的经验,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广州市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流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研究提出符合广州交通运行实际的经济调节措施,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择机实施。

  解读:经济杠杆是调节交通流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国内外城市运用经济手段如征收拥堵费、提高停车收费标准等措施调节中心城区交通流量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借鉴国外城市的经验,广州应提前研究和论证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区部分重点道路拥堵区域交通流量的可行性,提出符合广州实际的经济调节措施,为下阶段交通发展确实需要实施时做好相关准备。

  18.优化中心城区道路单向交通组织。

  解读:据统计,美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80%左右的道路实行了单向交通;法国巴黎4333条道路中有1400多条为单行道;日本东京、大阪有30%以上的道路采用单向交通组织。在道路网局部改造的前提保障下,可进一步根据广州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结构特点和交通流向特点,对一些道路由双向改成单向,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从而提高整个道路网的运行效率。

  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临时限行

  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

  19.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

  重点解决分离环城高速过境交通,提高其承担城市内部交通功能的作用,从而缓解其他主干道交通压力。在目前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的基础上,分步、分时段将环城快速路纳入市区货车交通管制范围,引导过境车辆通过华快三期、北二环、东二环、东新等中心城区外围的高速公路通行。

  20.进一步加强公务车的管理。

  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规范公务车使用管理。

  解读:我市已成立了广州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督促全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试行如加装GPS、公务用车公示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公务车的管理力度。

  21.研究制定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

  解读: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我市机动车流量在重要节假日(如春节、中秋节、中小学开学)前或承办类似亚运会的重大活动期间部分道路交通需求激增,形成特定时间段内的部分区域交通拥堵。因此,提出把机动车限行作为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一项临时性的交通管理措施进行研究。

  22.组织对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交通资源适应性的专项研究,确保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交通资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解读: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10月,我市常住人口已达1270万;截至2011年5月我市机动车拥有量达222.3万辆,其中小客车拥有量为143.8万辆,2011年前5个月小客车新增量为10.3万辆;私人小客车在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2%(高于北京20.5%、上海21.9%),小客车拥有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交通资源供给方面,我市道路网络格局已基本成型,道路设施增长幅度逐年放缓,“十一五”的五年间道路里程总增长率为10.7%,年均增长率仅为2%。2010年市十区城市道路里程为5619公里,车均长度为3.5米;停车泊位为63.4万个,泊位汽车比1:2.5,交通供需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管

  主干道出事故

  交警15分钟到场

  六、推进智能化交通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23.积极推动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常态化,建设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

  24.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停车换乘信息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建设。

  完善现有的停车场行业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动态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现有停车位资源;在中心区周边的大型P+R停车场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提高中心区内公共交通分担率;以珠江新城区域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定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巡泊”造成的大量无效交通流。

  解读:停车难是引起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找车位难也是引发停车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已经建立了停车场行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停车场静态信息的统一管理。下一步将在现有信息管理基础上,逐步推进车位动态信息的发布和诱导服务,同时将以珠江新城区域为试点,示范应用停车信息服务系统。

  25.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优化主干道交通信号配时,研究应用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

  26.加快推进“智慧广州”建设,推广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减少交通出行。

  七、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防止中心城区整体拥堵。

  27.滚动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

  28.加强对交通拥堵点的现场疏导。

  一是成立市一级交通秩序整治专业队,交通高峰时段作为快速疏导交通机动力量,加强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易堵塞节点的疏导;二是制定工作预案,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和高架道路实行全天候监控,遇有车辆抛锚、交通事故或其他应急事件时,确保警力和牵引车在15分钟快速到达现场疏导和救援;三是对排查出来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提前制定现场疏导工作应急预案;四是建立“分片管理”及四级勤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路面民警执勤“见警率”和“管事率”;五是完善垂直指挥调度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六是加强对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周边道路货运车辆无序停靠的整治管理。

  八、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良好出行习惯。

  29.加强对机动车违法占道停车及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

  30.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宣传。

  疏通路网

  打通断头路

  一是加快打通断头路,包括同德围地区同康路西延段、铁路西侧东环路、石井河东侧西环路,天河北-员村地区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云溪路西延线、花城大道东延线,海珠区南中轴地区逸景路,其他区域广州发电厂南侧规划路、流花湖隧道、水荫四横路等13条道路。

  拓宽瓶颈路

  二是拓宽瓶颈路段,包括同德围地区上步桥拓宽、西湾路西槎路拓宽,天河北-员村地区员村二横路拓宽改造、临江大道南方面粉厂路段拓宽,海珠区南中轴地区广州大桥系统拓宽、洛溪大桥拓宽,东部地区港前路、石化南路拓宽改造等9条道路。

  改造交叉口

  三是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荔湾区芳村大道(续建,含花地立交及周边路面改造),黄埔区石化路-广园路立交改造。

  建设高速路

  四是加快建设城市高快速路,包括北部地区白云六线(106国道以西)、花莞高速,南部地区新化快速路、广明高速公路段,东部地区华南路东延线,中心区东南西环改造。

  数字说话

  公交站场:20个

  到2015年前建设公交站场20个,新增用地约17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推进港湾站改造及公建配套的公交站场建设工作。

  公交专用道:300公里

  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公交路权优先的支持力度,在现有公交专用道128.5公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心城区分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力度,在2011年施划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到2013年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00公里。

  交通信息屏:280块

  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引导车辆提前分流,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环市路、解放路、机场路等道路优先实施,到2015年交通流采集点位达到约2500个、交通信息屏超过280块。

  记者观察

  相比意见稿

  至少变15处

  记者仔细研究对比发现,与今年1月公布的《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相比,本次公布的正式方案至少新增了2处内容,并对另外13处内容进行了修改调整。

  令人瞩目的是,方案的名称有了较大变化,征求意见稿中有“缓解交通拥堵”,正式方案则为“改善交通状况”。

  增 小区市政路或开放

  正式方案第26条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广州"建设,推广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减少交通出行。”这是征求意见稿中没有的。

  在“完善支路微循环系统”方面,征求意见稿只是比较笼统地提出要“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通过优化调整路网结构解决结构性缺陷”,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之道。正式方案第6条则明确提出,要“结合实际,推进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完善周边道路微循环系统”。

  删 用地容积率不得突破规划遭删除

  征求意见稿第2条提出,“对中心城区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突破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 正式方案第2条没有了这一内容。

  在加强公务车管理方面,征求意见稿不仅提出“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还更进一步地明确,“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各国驻穗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穗机构"领"字头号牌小客车按有关规定执行”。正式方案第20条则删除了上述后半段内容,只表示要“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规范公务车使用管理”。

  改 交通拥堵费变说法

  在疏通路网方面,正式方案打通断头路部分新增了打通花城大道东延线、水荫四横路、海珠区南中轴地区逸景路等内容,拓宽瓶颈路部分新增了员村二横路拓宽改造、东部地区港前路、石化南路扩宽改造等内容。与此同时,它还取消了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对中山六路实施拓宽改造的内容。

  在开征交通拥堵费方面,征求意见稿曾经提出,广州要借鉴伦敦和新加坡等城市的经验,研究对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开征交通拥堵费。正式方案则把开征交通拥堵费修正为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交通流量,表示将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研究提出“符合广州交通运行实际的经济调节措施,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择机实施”。 (记者叶平生)

  加大地铁

  建设力度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一是继续加快在建线路(36.9公里)和规划调整线路(54.5公里)建设。包括在建的六号线首期、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建设,以及计划2011年全面动工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建设。二是依据市政府上报国家的2011至2015年建设规划,在国家批准的前提下,继续加大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度。

  作者:叶平生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