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幸存者雕塑原型倪翠萍去世(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10月02日04:22
老人去世,女儿泣不成声。季宇轩 摄
老人去世,女儿泣不成声。季宇轩 摄
 在倪翠萍老人的房间,留下了许多老人生前参加证言集会和各类大型活动的照片及日本友人给她的信件。   季宇轩 摄
在倪翠萍老人的房间,留下了许多老人生前参加证言集会和各类大型活动的照片及日本友人给她的信件。 季宇轩 摄
铜板路上彭玉珍雕像。资料图片
铜板路上彭玉珍雕像。资料图片

  纪念馆馆长第一时间微博悼念

  老人追悼会明天在浦口举行

  得知倪翠萍老人去世的消息,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深感悲痛,在第一时间发出微博悼念。他告诉记者,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她肩膀上深达两厘米的枪伤,是证实南京大屠杀惨案最直接的证据。老人生前和纪念馆有着深厚的感情,为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做出很大贡献,她的讲述朴实感人,是为国外友人做证言最多的幸存者之一。随着倪翠萍老人的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又少了一位,如今在世的幸存者已经不足200人。

  据悉,倪翠萍老人的追悼会明天将在浦口西门火葬场举行。

  她一生都在为真相奔波

  姚义俊领记者走进家中,很多亲友已经在这儿祭拜,脸上挂着泪痕。倪翠萍老人的遗像摆放在客厅正中,一床红色的大锦被覆盖着老人的遗体。陈金凤和姚义俊带记者走进了房间,谈起了老人生前的点点滴滴。

  为了能够清醒做证言

  老人靠药物支撑报告演讲

  陈金凤告诉记者,大概在六年前,老人感到双腿无力,几乎不能行走,而且意识有些模糊,思维不清醒,到各大医院诊断后,确认是帕金森病,只能吃一种叫“美多芭”的药维持。这种药有副作用,倪翠萍老人起初并不愿意服用。可是,作为南京大屠杀重要幸存者之一,身体硬朗时倪翠萍参加了大量社会活动,“除了到大中小学做报告,做证人证言,再就是大量的纪念活动。”姚义俊说,从80年代以来,每逢纪念馆有重大活动,倪翠萍几乎是必到人选,而且都要发言,尤其是面对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友人时,她更应邀屡屡去做证言。

  在房间里,记者看到倪翠萍老人生前的大量照片,既有与日本铭心会负责人松冈环等人的合影,也有美国友人送给她的纪念照,更多的则是老人参加各种证言集会演讲的活动照片,以及接受国内外媒体的照片。那时每个月几乎都有活动,纪念馆组织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集会、清明节祭扫等大型活动她更是每次必到。参加这样的活动,对老人而言就像是她人生使命般的神圣。

  如今患上顽症,家人希望她能多休息,可老人并不愿意。“患了病,外婆尽管很抗拒吃药,但接到邀请后,为了能清醒地做证言,她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吃药,然后硬撑着清楚地把整个证言报告做完,她认为这是她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姚义俊说,外婆就这样又坚持了四年。

  面对日右翼35辆宣传车的叫嚣

  没什么文化的她,说话震撼人心

  过去20多年来,倪翠萍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不仅多次在国内为青年人和来访的国外友人讲述当年一家七口受害的历史,还先后两次到日本、一次赴美国参加证言集会,以切身经历,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呼吁珍视世界和平。她生前曾经说过:“这段历史在我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会让下一代的人知道。”

  倪翠萍老人生前说过,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光要让人们在我们身上看到,而且也要让下一代的人知道。为此,她以六七十岁的年龄甘愿奔波各地,甚至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狂妄挑衅。

  1998年12月底,受日本大阪府枚方市邀请,倪翠萍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与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一起到日本参加该市的证言集会。就在倪翠萍进行证言讲演时,遭到右翼势力恶意骚扰,他们开来35辆宣传者,围绕集会现场叫嚣“南京大屠杀是世纪谎言”。倪翠萍毫不畏惧,直言真相不容抹杀,“她对集会的日本民众说,我们痛恨和声讨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但日本广大的民众是爱好和平的,我们友好相处,不然打起仗来,受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2001年到美国时,倪翠萍见到了张纯如。后来,纪录片《张纯如》中就有倪翠萍的画面,她以亲身经历向世人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2008年影片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映的那天晚上,倪翠萍在女儿陈金凤陪伴下去观看,回来时说看得很难受,心里很不舒服。也就是从那时起,倪翠萍老人的身体状况突然下滑。

  为控诉日本法西斯暴行

  铜板路上留脚印,愿做塑像原型

  纪念馆里,2002年12月落成的“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上,矗立着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铜雕,倪翠萍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名叫彭玉珍,已于2004年12月16日去世)。这座塑像是根据倪翠萍的原型,用一比一的手法制作的,她用右手指着左肩上的枪伤,向每一位海内外观众无言地讲述着自己受害的经历,控诉着日本法西斯的暴行。铜板路上,同样留下了老人的脚印。

  如今,铜板路上两位铜雕原型都已不在人世。“那年做铜雕时,纪念馆征求外婆的意见,认为她左肩上的枪伤是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最直接的证据,是一名理想的塑像人选,应该塑像昭示世人。尽管世人多有不愿为生人塑像的禁忌,但外婆说为了控诉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她不管这些忌讳,她说要让世人看到真相。”

  朱成山告诉记者,倪翠萍老人是纪念馆第一批认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是第一位向纪念馆提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像的人。“记得那还是在2001年9月11日,我和倪翠萍老人从美国旧金山回国,在飞机上,我问及倪老有没有她父母的遗像?她说好像有。回到南京的第二天,老人就给我送来了她父亲倪恩金的遗像,成为本馆征集到的第一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像。后来,收集遇难者遗像的工作才广泛开展起来。”

  朱成山研究员说,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她对纪念馆有深厚的感情,为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作了很大的贡献。虽然老人去世了,但是这些年来,纪念馆和社会各界已经搜集了海量的南京大屠杀证人证言,包括录音、录像、文字、图片等等,这一切都有力地提醒着人们,斯人已去,铁证长存。

  另一位雕像原型

  04年已去世

  彭玉珍

  在“历史的证人”铜板路两端,有两座大屠杀幸存者雕像,两座雕像的原型,一个是昨天去世的倪翠萍,而另一位原型叫彭玉珍。老人已于2004年12月16日去世

  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年19岁的彭玉珍在白鹭洲河边,被日军枪击右腿受伤,并致使终身右腿残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