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北京的依托

2011年11月09日17:13
来源:《环球》杂志

  首都经济圈

  北京的人口规模达到了2000万,三面环山,又严重缺水,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河北一直是北京的“菜篮子”,也是防风治沙的前沿阵地。受访专家不约而同地对《环球》杂志表示,北京的发展必须与周边一体化,特别是与河北一些环北京城市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作为国家战略向世界推出。参会嘉宾普遍认为,首都经济圈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个世界规律。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彼得·克拉索表示,北京作为一个首都城市,可以像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一样,实现共同城市圈的发展。

  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产业升级、人口增长、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压力,怎样重构三地之间的协作功能,在搭建城市圈和经济圈骨架的同时,让内部链条融会贯通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曾指出,在建立城市群、构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不单单要强调城市规划的统一和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强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规划。他说:“只有骨架,没有血脉,是不具有活力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对此,有专家建议三地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打破各种壁垒,让各种先进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起来,不走回头路,不关起门来,不设置障碍。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营建议,建设一个环京津的平衡带,让北京对周边进行辐射。北京自发性的发展已达到相当规模,第三产业占比突破70%,如果继续单纯依靠自身的发展,已经面临一定难度。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刘铁忠认为,智力资源是未来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

  相较于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劣势很明显。“十一五”规划曾提出要建“京津冀城市群”,但王金营认为,难点在于行政壁垒,缺少产业、人口、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的联动。

  “现在全国都在建城市群,像已成规模的‘长三角’‘珠三角’,都在交通、通讯、环保等产业合作及政策体制一体化上逐一推进,由易到难,自上而下,步步为营。东北地区也建立了省长联系机制。”在王金营看来,京津冀的城市群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发展思路上不够成熟,“河北也成立了一个‘环首都办’,说明河北是有心的,但关键是要建立一个高规格、超越现有机构的机制。北京更应该放下身段。”

  以人才要素为例,根据相关资料,在每万名从业人员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分别为4974万、3390万、2950万;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分别为563万、190万、86万。长期以来,北京的人才单向流入最为明显。“这种流动特性表明京津冀之间尚未建立起更科学的资源配套、人才吸纳及产业分布一体化机制。”一位长期关注区域发展的专家说。

  目前,河北省已正式推出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总体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4个设区市,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处于前沿地带的14个县(区、市),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

  专家指出,首都经济圈内面临的人口突破发展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应从建设环京津新型卫星城突破。新的卫星城将不同于北京传统的回龙观、天通苑等“睡城”模式,新型卫星城应以开发区为核心,以产城融合的模式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同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专家指出,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应在首都经济圈的新一轮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北京周边的河北固安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等地,已从纯粹招商引资的产业园区,逐渐成为集工业与生活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在功能上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和主体,并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建于2002年的固安工业园区是河北省级开发区。它在规划设计上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一城之隅,而是定位于大北京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北京南扩的第一站、廊坊城市新格局的起步区。如今,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已拥有了“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环保园区”的头衔,成为首都经济圈中不断增加活力的组成部分。

  来源: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