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辉 通讯员/张其明)昨日,笔者从省纪委对省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中获悉,目前,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启动,正在深入开展调研论证。
政协委员:公车私用现象无法避免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容永恩提交提案,建议广东狠下决心,果敢执行各项规定,加快公车改革的步伐。
容永恩说,很多时候公车私用现象无法避免,而且公务用车维修保养环节上相当浪费,是私家车的几倍,某些单位一辆车每年的维修保养费就达到10万元以上,这种浪费却要纳税人埋单。此外,公车在购买环节上还存在超编制、超标配备使用等问题。
鉴于此,容永恩建议将公车每年的费用支出情况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内容,向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汇报。纪检部门可以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各部门的公车使用情况、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容永恩还建议鼓励公务人员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伦敦市长上班就骑自行车,很多市政官员都是搭乘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我们政府也应该鼓励公务人员采用公交、地铁等方式上下班及外出办事,甚至可以配备公务电动自行车,即节约成本,减轻交通压力,还实现环保节能。”
省纪委:车改后财政支出年省20%
对此,省纪委答复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早在1993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车改,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东莞市沙田镇,该镇改革当年公车经费支出就节约了54%。
随后珠三角一些基层单位相继跟进。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6市实行了车改,车改主要采取货币化模式。
省纪委表示,车改目前总体上进展顺利,效果良好,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财政减负,廉政加分,效率提高,群众认可”。车改从制度上铲除了“车轮腐败”滋生的土壤,堵住了财政资金通过公车渗出的漏洞,公车费用从不断膨胀的“增量”变为可以预控的“常量”。
据统计,各车改地区车改前每年公车费用年均涨幅都在15%以上,车改后财政支出每年都节省20%左右。车改以来,各地尚未发现因公车改革影响公务、降低效率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也未收到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公车改革和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
“公车改革是职务消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环节,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省纪委表示,公车治理已被列入2011年的重点工作,并在全省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目前,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已启动,正在深入开展调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