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加拿大人帮助中国残疾人 4年募集500万元办起福利院
NO.14候选人
德利亚
(Rheal Desy)
吉林市和乐家园福利院院长
推荐理由
71岁的德利亚是加拿大魁北克省人,心理学博士。17年前,他来到中国,4年前,在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大孤佳二社建起了和乐家园福利院。目前,有10名残疾人在这里生活。德利亚已为这座福利院投入500万元,都是他和朋友从海外募集的。
人物语录
我不是一个慈善家,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
身边人评价
德利亚工作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好像永远有忙不完的事。
同事姚锡珍
他就像当代的白求恩一样,让人尊敬!
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大二学生杜建宇
10月23日9时,记者再访和乐家园福利院。和两个月前相比,眼前这座鹅黄色的小楼没有太大的变化,刚一下车,智障青年大磊就几步跑过来热情地打起招呼:“你们来啦,我帮你们锁车!”两个月前的他,见到生人还有些局促不安,如今简单的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义工姚锡珍说,大磊来和乐家园之前,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家庭十分贫困。那时候,他与别人连眼神交流都没有,总是扭着头和人说话,脾气十分暴躁。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在德利亚和同事的帮助下,大磊渐渐不再发脾气了,开始主动与人交流。
愿意帮忙的人越来越多
这天是周日,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的30多名志愿者来到和乐家园,为残疾人送来25公斤白面、35公斤豆油、两箱方便面和一些御寒的衣物。
“这些都是我们向市区一些粮油商店募集到的,衣物大都是同学捐出来的,我们以后会经常来帮助这里的人们。”大学生李光翊说。
“现在愿意帮助这里的热心人越来越多,10月19日,李先生从市区骑自行车来这儿,就为送500元钱。从长春赶来的路师傅,自己左腿还有残疾,看了报道后,特意过来把许多坏电器都给修好了,让我们十分感动。”义工朱艳说,现在和乐家园能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们帮助,都源于德利亚这些年来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和投入。
担心锅炉安装不上
德利亚的气色依旧很好,微笑着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打着招呼。最近气温下降,德利亚一直在忙活和乐家园供暖的事情。“我们每年都要自己烧锅炉,之前的锅炉是用柴油的,费用很高,又坏了,我们准备换一套电锅炉,一位北京的朋友说要资助我们,不过钱还没有到位。”德利亚说,眼看一天比一天要冷,他最担心有人因此而生病。
2004年,德利亚开始筹建这所福利院。“做慈善需要钱,帮助几个贫穷的学生我拿得出来,但做这件事需要几百万元,个人是很难承担的。于是我就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去募捐。”德利亚说,和乐家园的出资者大约有1000人,“帮助我们的没有特别富有的人,出资最多的就是一年拿300到400加元。现在筹集的500多万人民币,都是这些人一点点捐献出来的。”
大家眼中的德利亚
很钦佩他为残疾人付出的奉献精神
德利亚没结婚,自从福利院建成后,他每天都会和这里的残疾人一起吃饭聊天,手把手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直以来,我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慈善事业中,这里就是我的家。这里的工作人员,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就是我的家人。”德利亚说。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觉得德利亚作为一位外国友人,已经70多岁了还在帮助中国的残疾人,他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就像当代的白求恩。”大二学生杜建宇说。
朱艳说,在这里工作的义工们每天都很辛苦,但都很钦佩德利亚为残疾人付出的奉献精神,都全心全意去照顾他们,“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有自己的感情。你要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并且尊重他们,让他们能学会如何照顾自己,从而获得独立的尊严。”
他就是一位慈善家
在许多中国人的眼中,德利亚就是一位慈善家,为中国的残疾人付出了许多。但德利亚并不这样认为。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现在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富起来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心慈善事业,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德利亚说,和乐家园建成后,一部分海外好心人就不想再捐钱了,“他们对我说,‘我们觉得现在福利院已经建好了,应该让本地人接管了,毕竟我们帮助的是他们那儿的人。"但目前为止,和乐家园的资金仍然以国外募捐为主,国内募捐较少。
从未有过买一台车的想法
“德利亚虽然为福利院募集了上百万的钱,但他每次到市里办事都要挤郊线车,从未有过买一台车的想法。”姚锡珍说,他每次坐车都会看到市民投来的异样目光,“怎么老外也挤公交车啊?”但每次德利亚都不以为意,“我募捐来的钱,是为了帮助这里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这里每月的花费最少也要一万元,这些钱都要用在改善残疾人士的住宿条件和生活条件上的,不可以乱花。”
本报记者 李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