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微博爆料并晒献血证 |
北京网友微博爆料并晒献血证 |
献血者(资料图片)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
做手术,家属先献血
一则抱怨“献血证不能用”的微博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血,医院要求病人家属等量“互助献血”在广州已属常态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玮宁、夏杨、张小磊,通讯员张学元报道:不献血就不给输血?日前,北京网友“@不悔-LTC”在微博上透露:“所有住院准备手术的病人,都要家属先‘献血’,不献的话不能手术,这是血库的要求! ”
虽然事发地并非广州,但记者了解到,此类现象在广州亦属常态。广州市血液中心回应称:义务献血不够,只能呼吁互助。
家属为病人“献血”成常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医生告诉记者,在医院,让病人家属为病人“献血”是经常的事。具体而言,“红细胞是当天申请当天拿到,血小板申请要隔天或隔两天拿到,血浆很难拿到,通常用于手术和肝病。”他说,假如病人病情危急,又拿不到血,就建议家属为病人献血,这与家属是否有“献血证”无关,这样的情况一般一年仅能遇到几次。
李医生个人感觉,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献血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张医生则告诉记者:“最近一年,我们从血站不好拿血。”他说,缺血是各大医院都遇到的问题,因此虽然没有刻意规定,但是假若病人需要做大手术,那么一定会要求家属“互助献血”。“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比如为一名肝癌患者手术,需要备800毫升的血,那么就需要他的亲朋献血,也献800毫升。”他透露,亲属“互助献血”是等量“互助”。血站会根据“互助献血”的规定,配给等量的血液。
病人挤往广州血库紧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需要的血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才出现了亲属‘互助献血’。”广州市血液中心某工作人员表示,所谓亲属“互助献血”,指的是“在血库紧张的情况下,血液中心鼓励家庭‘互助献血’者,不论血型是否相同,献血后立即发给医院血液。家属献血后,可持‘献血证’到所在医院,为病人获取用血的权利。这是一种缓和用血紧张的措施”。
目前在广州,用血量不断地增长,虽然广州一年有50多万人献血,但只能基本满足医疗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随着各地患者来广州就诊和手术的增多,本来稀缺的血液更显得珍贵。
“老龄化”致将来更缺血用
广州每年献血人数不断增长,但是广州已经开始“老龄化”,献血人群及人数将会逐渐减少,用血人群会逐渐增大,单靠原无偿献血者和献血单位组织的献血,没有更多新的人群和团体单位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将来献血量与用血量的矛盾会更为明显,可能真的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血要求。广州市血液中心这位工作人员称:“我们呼吁大家能够培养出献血的习惯。发动各种战线,特别是病患的亲朋来帮忙,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外地“献血证”广州不承认
对于“医生要求病人家属提供‘献血证’才可以准备手术”的现象,广州市血液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个“表述问题”。急诊用血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若是择期手术需要输血,医生会要求家属献血,作为“互助献血”的依据,或者直接给患者使用。“每个医院都有一个血液配送比例,如果需求临时增多,需要有‘互助献血’依据才能够更多配给。”该工作人员表示,血液是稀缺资源,要有人献血,血液中心才有血提供给医院,不能够要多少有多少。
有患者家属透露,外地“献血证”在广州不被承认,即使在外地曾经献过血,在广州做手术用血时还是需要重新献。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解释道,我国就无偿献血并没有联网,各地的“献血证”无法互相认证。这方面还有待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外地的病人来到广州用血,广州市血液中心和医院一样给他们提供血液,但是也希望他们的亲戚朋友能为广州尽应有的义务,共同缓解血液紧张的局面。”
刘玮宁、夏杨、张小磊、张学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