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铁路工人负重行走黑夜 脸贴冰冷铁轨找“病害”

2011年11月29日13:29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程怡 王翔
铁路守护人负重行走黑夜
拿工具
查“病害”
查“病害”
做养护
做养护

  晚报记者 程怡 王翔 摄影报道

  他们零点上班,尚未见到清晨第一缕阳光,就得匆匆离开,为即将驶来的列车“让路”。

  他们终年无法睡上一个囫囵觉,靠着零散拼凑出来的时间让自己缓一口气。

  他们没有春节,更没有固定休假日,24小时守候着这根摸上去冰冷,却承载着中国无数家庭牵挂的铁轨。

  每天00:15,当最后一班城际列车呼啸着从上海西站驶过,铁门被缓缓打开,早已整装待发的工人们陆续从这扇小铁门穿过,迅速穿过一根根铁轨,疾步行至昨天已标记的路段。无需任何指令,无需过多交流,28个人各司其职。对于这28个铁路工人来说,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尤为重要,这段被称为铁路“天窗期”的时间,是他们每天对铁路进行维修和保养的宝贵时间。

  365天,天天夜班。从当初被太阳晒黑,到如今为了适应动车和高铁的高速运行转而被月亮晒黑,铁路工人们用自己的这份坚守和永存于心中的责任,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春节即将临近,对于铁路工人来说,这也是一年一度最忙碌的时节。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并体验了一回他们繁重却又万般精细的工作。

  记者探访

  “第一班”工人凌晨出工

  零点15分,当最后一趟开往苏州的高铁列车从车站驶出,上海西站全天运营结束。此时,铁路上海西站轨道维修队的全体队员早已等候在施工道口门外,准备对一段长约5公里的高铁列车轨道进行修理和维护。

  “少睡会儿不打紧,能给施工带来安全。 ”尽管维护工作要在全部列车运营结束后,但早在晚间11点前,维修小队就开始集结,这一个多小时,对于终年昼伏夜出的维修队员来说是十分宝贵,为了更好保证施工安全,队员们之间有不成文的约定,提前起床,让自己“醒一醒”。

  零点16分,随着列车渐远,3名轨道巡检员,20名施工人员组成的小队走上铁路轨道。虽然有队员特意打起手电,但记者在轨道边还是走得磕磕绊绊。在另外一侧铁轨上,虽然带着重达40斤的施工器械,但在满是碎石、高低不平的轨道上,维修小队的行进速度却很快,原本走在队伍中段的记者几分钟后就被甩到队伍末尾。在空空荡荡的8根轨道上,只有打着手电的轨道维修队在快速移动。此时,携带的气温计显示,铁轨区域内的温度为11度,风力为5级,寒气逼人。

  “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出工,习惯了。 ”今年24岁的队员小赵已经有3年工作经历。他告诉记者,由于班组出动的时间几乎都是零点,因此行业内都将轨道维修队戏称为“第一班”。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