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门槛的纪录片:缺乏受众的纪录片
获得金马奖的导演曾文珍说:“调研是纪录片的第一步。”拍摄纪录片,做完调研就等于完成了一多半的拍摄任务。而这对于大部分中国纪录片导演来说是陌生且奇怪的。调研要做很多事情,要查阅很多资料、会涵盖到出版物调研、照片和档案的调研,还包括到现场外景地勘景的调研。调研期间就会选择主要的人物,前期采访,并做速记,大概就有一个故事结构和大纲,并把纪录片的剧本写出来。
郑琼介绍说,一部好的纪录片背后都是做了很多功课的,加拿大一个人做的片子,做了三年的调研,拍摄只用了半年,剪辑用了半年到一年。而国内很多导演把调研当成拍摄来做。当听到一个导演说,他拍了10年,拍了500小时的素材,会觉得是很骄傲、很厉害的事情。外国人听到这个的时候,反应是非常不同的,这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拍10年,有没有成本概念?这个拍摄看起来是毫无计划的。500多个小时,而且在之前也没有故事大纲,你剪成什么东西,要做成什么片子?”
由于国内纪录片没有形成产业,传播渠道狭窄,导致纪录片没有行业标准。对于普通的人或从业人员,会在意识上有一些误区,认为纪录片比电影更容易一些,好纪录片看起来很随意,可能是碰巧、好运气拍成的。因而使得“低门槛、小制作、小规模”的纪录片摄制组比比皆是,常常上演一个人的纪录片。没有专业的技术和充足的准备,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扛着摄像机就出发了。一个人是摄影师,是录音师,是灯光师,也是给自己投资的老板。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片子很难受到观众的青睐,更让影迷对纪录片失去了信心。
当《Discovery》、《国家地理》等国外商业纪录片潮水一般涌入中国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纪录片也可以拍得这么好看,这么通俗易懂,这么吸引观众。纪录片不是要去呈现一个信息出来,其实是要呈现一个情绪和情感出来。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叙事故事化,故事表演化,技术多元化的“探索式”风格,更值得中国纪录片导演学习。
中国纪录片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自视甚高、追求高品位和人文关怀,不重视市场和观众。而中国本土的纪录片给人的印象是内容真实、主题深刻,但枯燥乏味、题材边缘、视角主观。
在电视上播出的大部分纪录片,都是宏大叙事的题材。最常听到的评价就是,没有故事性,不好看。郑琼觉得现在人们把纪录片定位成《话说长江》等特别大话题的片子,这种片子,没有“人气”在里面。有些反映人物的纪实专题栏目贴近生活,也反映了一些细节,但关键的问题是讲故事的水平有待提高。常常被优秀的纪录片感动到流泪的郑琼说:“国外一些非常优秀的纪录片,那些片子看完后让人内心柔软和温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和我们日常看到的不一样的内容,它们跟权力无关,跟物欲也无关,而与生命,与信心,与爱有关。”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认为故事性弱是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奖者不乏但销售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纪录片还不成熟,在拍摄的时候,导演常常忽略对传播角度深入考虑。纪录片并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孤芳自赏,而是以影片这种独有的方式跟观众交流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一些纪录片导演过于理想化,在选择题材上追求个性,“对于现实题材关注度不高,想到什么题材,没有考虑受众,就已经动身了”。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不喜欢不好的影片。
难以打开的市场:叫好不叫座的纪录片
纪录片往往被定位成一种小众文化。一听到纪录片,大家就会与又长又无趣的电影画上等号。而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刺激而精彩的商业大片。现在的中国,没有纪录片市场,甚至没有真正的纪录片行业,也鲜有来自政府、社会或者个人的基金或基金会专门支持纪录片,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制片人和制片人体系。
对于纪录片进影院,导演贾樟柯认为是件稀罕事。院线机制的改革越来越注重于商业性,利益至上的市场机制下,院线更多的将档期留给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大片。中国观众还没有养成看纪录片的习惯,大家到电影院更愿意选择有剧情,有明星的虚构电影,而非纪实题材的电影。即使喜欢纪录片的观众大都选择从发达的网络上寻找片源,真正让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纪录片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和发展。
去年中国公映的纪录片在各地影院安排的场次很少,并且多被放在中午、午夜等非黄金时段,如果票房号召力不够,常常遭遇匆忙下线的命运。2011年,中国纪录片只有《天赐》、《在一起》和《遥远星球的孩子》在影院短暂的上映过,其他更多的纪录片被拒之门外。对于院线经营者来说,安排一场只有几个人买票进场的纪录片就意味着损失一部观众爆满的商业大片的票房。
由于纪录片宣传资金短缺,短时间内票房是无法与商业片抗衡的,欧美的艺术院线通常会采取长期滚动播放的方式。一部艺术电影,一周只放一场,但播放周期会达到数月甚至更长。靠着口碑的积累,看到影片的观众就会越来越多,票房也会越来越高。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执行长邹娟介绍说,在加拿大,无论是院线还是电视节目产品都有固定的一部分份额是纪录片,融资的结构更是关键,很大一部分,将近30%来自公共资源,实际上就是基金,来自政府,或者民间的基金。对于中国院线来说,没有国家和公共资源的支持,让他们向国外影院一样,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上映一部纪录片,慢慢培养观众,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没有做好准备的还有纪录片制作人,他们拍完片子却没有好的运营团队进行宣传推广。然而,对于没有明星效应,资金又缺乏的纪录片,宣传和发行工作根本无法进行。不熟悉纪录片的观众不会主动去了解纪录片的信息,而纪录片制作方又没有大量的宣传,将纪录片传递给观众,信息断层也是纪录片无人问津的原因之一。
纪录片在院线没有市场,然而在最近一两年随着网络和电视台纷纷推出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播出渠道似乎打开了一扇窗。
2010年,搜狐、优酷等诸多网络媒体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纪录片频道,中国有近5亿的网民,网络无疑是最大的播放渠道,通过网络这个大平台可以将纪录片推荐给更多的观众。
拍摄了纪录片《我的抗战》的崔永元就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2010年该片制作完成后,他曾辗转全国电视台寻找买家,被电视台纷纷拒绝,但随后片子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后,今年11月15日同步登陆85家电视台。
2011年1月1日北京时间早8点整,CCTV-9纪录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卫星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卫星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收视观众规模超过6亿人。虽然纪录片票房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景气,但央视这次成功突围还是让人惊讶。
根据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纪录片总产量约为5094小时,中央电视台产量为3027小时,约占六成。电视仍是纪录片最主要的播出渠道,但收视率相比其他电视节目较为落后。
在我国,电视台投资的纪录片都是为纪实频道的播出而制作的,比电影市场要好很多,但受到关注的纪录片毕竟还是少数。而且电视台能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质的纪录片。
从整体看,体制内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和播出都在萎缩,已经不太愿意冒着高风险对纪录片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更难形成规模收视群体和品牌优势。而对于民营企业投资方面,同样存在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也大大制约着纪录片的质量。
这就是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在北京,也只有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和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会定期播放一些纪录片,但这些地方播放数量远远少于每年纪录片的制作数量。而大部分纪录片因为没有放映渠道,在制作完成的那一刻就寿终就寝,注定无法进入观众的视线。更有一些影片因为拍摄途中,资金链断裂,被无限期搁置。
来源:[法治周末]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