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王志乐:入世十年外资并购内情

2011年12月13日09:49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张海林 刘阳

  “自主创新”不完全等于自己创新

  《瞭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个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吗?

  王志乐:苏泊尔被SEB(法国赛博集团,是以发明世界上第一个高压锅而著称的小家电企业集团)收购案例就比较成功。

  当时收购的时候,有些同行业者不满,提到了产业安全问题。苏泊尔的老总找到我,我就去调查。我问他们技术部的负责人,合并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说自己技术不过关,SEB可以帮助改进。另外,SEB收购之后,苏泊尔的产品可以进入SEB的全球网络。2007年商务部最终批准。

  2008年我再去,发现外方只来了3个人,但苏泊尔和SEB已经在16个领域全面接轨。我今年又去了一次,看到苏泊尔的增长率大大提高,质量也提高了,成了行业老大。

  这对于同行业者也有促进。我去年调研时还去了爱仕达,他们也在进步,还在推动上市。一个企业进步了,也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瞭望东方周刊》:入世十年来,对于外资企业的政策有怎样的倾向?

  王志乐:入世后的前5年,没什么大问题,做得不错,到第6年出现了一些反对意见,有些还影响了政策。

  比如,在自主创新上出现过摇摆。最早是2005年左右,变成政策是在2006年,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来了以后,没给中国带来技术,我们要自主创新。中央强调的自主创新是完全正确的,意思包括了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但在实践中这个整体的理念,有些时候被误读了,有些时候被变异了,这样就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的“自主创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山寨货”。

  曾有过把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规定为“商标初始地应为中国境内且不受境外相关产品品牌制约”,意思是只有首次商标注册在中国的企业才能申请自主创新认定。这会把一些外资企业排除在外。

  这样的话,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入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会受到影响,没有动力将研发部门和创新能力放在中国,中国企业就少了消化外企技术进行再创新的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上述情况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王志乐: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9号文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之后,科技部修订了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今年6月,财政部发出通知说停止执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三个文件。这些都有利于实现参与型的技术创新。

  外资还能起更大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入世十年来,外资在国企中的入股状况怎样?

  王志乐:这个没有完整统计,很多国企都有外资股,像中海油就有33%的外资股。中国的银行也大多有外资的股份。

  《瞭望东方周刊》:外资给国企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志乐:带来的改变主要是技术上、制度上、企业文化上的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入世以后,外资更开放地进入中国和参股中国企业,最初很多人期待借此可以助推中国更快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你认为这个期待达到了多少?

  王志乐:有些人怀疑外资进入中国究竟对中国产业有怎样的影响,实际上中国产业实力大大提高了,很多做到了世界最大,虽然还不是世界最强,但中国产业在世界的地位极大提高了。

  外资本来还能起到更大作用,但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合规性不够,影响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比如也有行贿行为发生,不按规定实现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等。

  总之,像我这种入世之初最乐观的人,都觉得这十年的发展超出了我的想象。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