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国仁工友之家:温和而有力的社会改良之路

2011年12月26日18:3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徐智慧

  “培养合格公民”

  国仁的一切活动都是免费的,但让工友来受教育,却殊为不易。有几个原因:工友流动性很大,呆两三年就换地方。工作时间长,接受教育的时间就相对缩短。更难的是,现代社会充满各种刺激和诱惑,很多时候,国仁要和网吧、影吧等娱乐场所“争夺”工友。

  4年下来,国仁工友之家变成一些工友信赖的“小窝”。 有的工友一下班就奔赴工友之家,读书读报,和工友、志愿者聊天,帮忙干这干那。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丝毫没有功利性的场所,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在厦门搬一次家动辄要花四五百元,但工友搬家时,只要在工友之家招呼一声,随时有一堆人义务劳动,七手八脚搬完,饭都不吃就跑了。

  靠平等友爱形成凝聚力之后,形形色色的课堂和活动陆续开办起来。

  工友们办起了《鹭岛工友报》,编辑、记者是清一色的工友。英语班、电脑班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工友参加。演讲比赛,讲述工友自己的故事,让木讷者学会表达自我。体育活动、交谊舞,增进感情交流。组织义工班去孤儿院、老人院探望,让工友们拾起爱心帮助他人。

  社会信息聊天会的主题,经常是“富士康跳楼”“用工荒”“直销与传销”“街头骗局”等话题。工友们还经常讨论《劳动法》,拿起法律武器,自己去维权。

  “国仁讲坛”是重头戏。每周日晚上6:00-8:30,国仁工友社区大学都会迎来一个博士,或医生、律师、教授。听完课后工友们惊叹,“原来博士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博士并不遥远!”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邱建生就感到欣慰。因为开设国仁讲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消社会阶层的隔膜,让工友不再对其他社会阶层感到神秘、陌生。

  国仁讲坛涉及各种主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世界格局、法律知识、动物保护、人际交往、理财知识;请残疾人讲励志故事,请大学老师讲“人际交往礼仪”,请心理咨询师讲“如何谈恋爱”。

  工友之家甚至想到服务工友的下一代,2008年7月,他们开办了第一次外来工子女夏令营,主题是“儿童多元化能力培养”。在工友之家的办公室里,除了书刊、电脑、体育器材,就是一堆形形色色的玩具。

  社会改良之路

  4年来,国仁工友之家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平民教育模式,温和而积极的活动开始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企业的支持。

  厦门市政府正在与国仁工友之家洽谈社会服务购买;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每年资助他们5万元;厦门马垅村的支书陈鸿舟也向他们伸出援手,免费提供一层楼,让工友之家有了更宽敞的活动场所。

  通过4年坚持不懈的平民教育,国仁工友之家已经有了收获。

  田宇,被评为“厦门十大杰出外来工”,并负责太古飞机维修公司的一个公益项目。

  黄伟民,在工友之家的帮助下,踏出创业第一步,成立了一个“阳台农业”公司。

  刘晓晓,获评“福建省优秀自考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现已成为厦门某知名幼教中心的项目负责人。

  黄丽金,因为积极参加工友之家的活动,获得乐施培训机会,现在是国仁工友之家的5名工作人员之一。

  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说,“4年来,在国仁工友之家接受教育的工友,没有一个去偷抢,没有一个为害社会。”

  比起4年前,邱建生底气更足。“平民教育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我相信,只要政府和社会拿出精英教育投入的1%,就能让农民工得到很好的教育。”

  他看到了一条温和而有力的社会改良之路。 ★

  提名理由

  通过坚持不懈、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平民教育,给城市边缘的外来工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的“家”。使农民工在最富学习能力的年龄,得以享受教育机会。以公平、平等、和平的方法,在凋敝、冷漠、被遗忘的城市边缘,透出一束温情脉脉的民智之光。

  简介:

  厦门国仁工友之家:创建于2007年11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共同发起成立,秉承平民教育理念,使外来打工者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培养能独立思考、有奉献精神、具创造能力的合格公民,促进社会和谐。

  言论:

  “让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