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刑侦总队上午公布 成功打掉网络贩卖文凭团伙 同时发出安全提示——
节前14类电信诈骗防着点儿
轻信网上花钱能买文凭,不料落入了“陷阱”,先后被骗7万余元。记者上午获悉,市刑侦总队会同昌平公安分局,成功打掉这个网络贩卖文凭的诈骗犯罪团伙。警方针对岁末年初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发布14类典型电信诈骗,提醒市民防范。
典型案件
七千元买假文凭被骗七万块
“网上被骗7万,跪求大家帮忙人肉。”得知受骗后,王女士在网上发帖,“请大家帮忙,我死的心都有了。”
据了解,王女士在网上找到“翰文教育服务中心”,帮自己代办古汉语自考的专科毕业证,约好费用7600元。
10天后,办证男子称证书已办好,约王女士在海淀西三旗附近见面,并要求缴纳5000元保密金。该男子称,为防被抓,除保密金外,还要王女士向其账户打入2万元“人身保险费”,交货时当场退还。王女士急于拿到证件,只得给对方汇款。此后,与该男子失去联系。
王女士此时还没意识到受骗,去找教育服务中心“客服”,“客服”称该男子可能出事了,又给她找了一个送货人。送货人再次索要“人身保险费”和“车辆保险费”共4万元,收到钱款后,该人也没了踪影。就这样,王女士被骗7万余元后报案。
2011年12月31日,专案组将该团伙3名嫌疑人抓获。
特别提醒
春节期间重点防范假车票诈骗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电信诈骗专家金大志表示,电信诈骗团伙平均发送1万条短信就能使3名事主上当。春节前,是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时段,高峰期一直到腊月二十八。从正月十五开始,电信诈骗案件还会继续变得活跃起来。2012年是实名购票的第一年,警方预计用假火车票交易或借卖火车票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件会有所抬升。
警方提示
针对春节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警方汇总突出的诈骗手段,希望市民提高警惕。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民警、法官等,谎称事主电话欠巨额话费,或事主身份信息泄露,可能涉及洗钱、贩毒等刑事案件,让事主将钱转出
利用虚假中奖诈骗犯罪: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过电话、短信、邮件或网页弹出窗口的方式通知事主中了“大奖”,指引事主汇出手续费、税费等
“银联卡透支消费”诈骗犯罪:通过短信提醒手机用户刚刚刷卡消费,有疑问可致电XX号码咨询。用户回电后,即假冒银行客户人员或以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被复制,将事主引入“转账陷阱”
“通知退费、退税”诈骗犯罪:以短信或电话方式,冒充税务局、邮电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要退税、退费等,利用事主对转账操作不熟悉的弱点,转走事主账户存款
冒充领导诈骗犯罪: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等,向基层单位负责人推销书籍、纪念币等
冒充黑社会敲诈犯罪:不法分子冒充“黑社会”、“杀手”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等威胁口气,使事主感到害怕后“拿钱消灾”
“订退或转让票”诈骗犯罪: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发布订退或转让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诈骗
“高薪招聘”诈骗犯罪: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酒店面试。当事主到达指定酒店,犯罪分子声称已通过面试,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汇钱
“网银升级”诈骗犯罪:事主电子邮箱里收到电子邮件,“您的银行网银账户不安全,请点击上面的链接地址(虚假钓鱼网站)”。事主点击链接登录后,账户内的存款被转走
冒充亲友借钱诈骗犯罪:利用木马程序,从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中,盗取账户主人聊天记录、视频聊天截图等信息,冒充事主向其亲人朋友借钱行骗。或打电话让事主“猜猜我是谁”,编造理由借钱
虚假股票信息诈骗犯罪:通过网络、短信、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出所谓的股评专家信息,骗取事主汇出“会员费”或以协助炒股的形式骗取事主汇出原始股本
引诱汇款诈骗犯罪:群发“请把钱直接存到某银行账号”等短信。碰巧有事主正打算汇款,收到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核实便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
网络购物交易诈骗犯罪:嫌疑人多在国内外租借服务器,制作虚假网页,以价格低廉的物品吸引事主购买,事主汇钱后得不到货物
网络交友诈骗犯罪:通过交友网站发布交友信息,骗取事主信任后,以父母生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等为由索要礼金或物品
文/记者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