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开创者

2012年01月16日10:0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刘巍

  探索现代中国的建筑道路

  《瞭望》:你很早就从建筑领域转到城市规划,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吴良镛:建筑最早是在大学里面学的,后来到云南参战,对战争惨况体会得很深,也让我对建筑、规划有了很多想法。

  战后跟同学在茶馆聊天,谈起要搞城市规划,因为建筑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战争破坏太厉害了。当时普遍的居住条件太差,甚至都谈不上建筑的特点了,迫切的要求是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基本的生活居所的问题。

  《瞭望》:从你的老师梁思成开始就提出“现代的又是中国的”(modern and Chinese)问题,现代中国这条道路,从那时就在寻找,你这一生找到了吗?

  吴良镛:这条道路我和我的团队,在梁先生思想的影响下一直在寻找,这就是几十年我工作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文革”时期的封闭,文化多元化了,各种学派都出现在中国。既然有不同的学术思想,必然会有对多元思想的接受,因此在建筑界本身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说,这条道路一直在探索,探索是具有复杂性的,现在看来“一锤子定音”是不太现实的。

  《瞭望》:可是,有论者指出,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只有现代的,而没有中国的?你怎么看待中国城市的模式化呢?

  吴良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中国建筑的文化底蕴是相当丰厚的,然而中国近代建筑的遗产却并不很深厚,大众对建筑的修养普遍薄弱,西方国家对建筑有公认的标准,在中国就没有这一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现在中国建筑面临困惑,所以呈现出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标准界定含混不清,反映了这方面的基础较差。

  《瞭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现代化的经验不足,还是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

  吴良镛:从建筑本身来讲,西方的建筑也不是铁板一块,它也在探索变化。我们国家上世纪50年代前产生了很多大师,尽管学派不同,但不会千奇百怪。然而从50年代起关于建筑现代化的思考就没有一致过。国际上也是如此,1978年在墨西哥开会,会议题目是《建筑与国家发展》,然而会上的说法各不相同;1981年,在波兰华沙开会,会议题目为《人、环境、建筑》,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很明确的,但开会时就乱了,会议代表们阐述了不同观点,这让他们遗忘了会议的主题。

  当时的西方建筑学界,产生了种种学派,比如解构学派、符号学派、建筑死亡学派等等。有些学派产生了一些专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有影响力和启示的。回到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缺少对过去的研究,缺乏世界眼光。总的来说就是外部时局与学术大环境的长期不稳定,导致了建筑学说的复杂与多变。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需要谈一下,就是建筑决策中的深厚的长官意识,这不意味说所有的长官都不懂建筑。但如今,建造一栋房子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且有很多精力不在建筑本身。

  “我想说我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个”

  《瞭望》:菊儿胡同是你最满意的作品吗?

  吴良镛:菊儿胡同的设计得到了国际各方面的肯定,但我希望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个。

  菊儿胡同,我把它称为“菊儿胡同的试验”,这个试验始于1979年,这个试验应该被视为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当时我与朱自煊等教授研究什刹海的时候,就提出了居住区的模式——四合院的门面在街道占据较小空间,大街在两边,居住空间要大而安静。

  可以说,这种模式是好的。那么,是不是拿这个模式建设新的住宅呢?1979年开始研究这个,当时最大的挑战是争取较好的密度,如果我盖三层的房子所拥有的空间相当于五层楼,那么这个试验就成功了,这个探索过程一直进行到1987年。

  《瞭望》:菊儿胡同在后来是否对实际的城市改造起到借鉴作用?

  吴良镛:我想这是一个过程。菊儿胡同的设计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肯定,但是同行的建筑师对它的评价是:一般稍好。菊儿胡同在国内宣传很少,是受之于国际学会的推荐,才被广泛知晓。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李鹏同志还在菊儿胡同发表过新年讲话,这是对菊儿胡同的肯定。后来李鹏同志问到了菊儿胡同的经营情况,但结果是我折本了。所以有人说菊儿胡同没有典型意义。其实并不是说让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这是一个方向,每个地方都具有地方特色,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是根本追求。菊儿胡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产生和发展的,即使在北京,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瞭望》:展望未来,对于中国建筑你最关注与担忧的是什么?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只是提出了学术探讨的方向,并不是说一提出来就能解决问题,但未来是乐观的。科学体系提出了,问题提出来,这样解决问题迈出了第一步。因为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并且这一过程需要在反复中推进。

  我们讲的以上科学理论,是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探索出来的,是在转型期所做出的探索。时代还在发展变化之中,理论还要进一步与实际联系,所以不能放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未来的探索还需要我们本着庄重的态度去进行。□

  (《中国新闻周刊》钱炜与实习生王玮为本文作出了贡献)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