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舞剧《牡丹亭》美国遇热

2012年01月17日17:1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孙宇挺

  舞剧《牡丹亭》美国遇热

  纽约哥伦布大道上,美国人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中国400年前的《牡丹亭》与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排宣传。

  本刊记者/孙宇挺(发自纽约)

《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剧照。

  杜丽娘借助“威亚”跨越时空、穿越生死,飘荡游走在人间与地狱;杜丽娘、柳梦梅穿着红色牡丹衣倾泻满场。发生在中国400年前关于“禁爱”的故事,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采用轻灵、风格化、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在纽约上演。

  1月6日晚间,当中国金陵艺术团带来的舞剧《牡丹亭》在林肯中心寇克剧场落幕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许多观众从座位上站起来,为演出喝彩。

  “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但是我觉得我看懂了,我知道她为什么会死,也知道她为什么会活过来,不过对于她怎么活过来的我不大明白。不过,这个不重要。”纽约的歌手兼作曲家马科·亚伦·詹姆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已经明白爱情在西方和东方是一样的。对于美好的作品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去欣赏,他期待后继来自中国的好作品,同时他也会推荐身边的朋友来看这部舞剧。

  《牡丹亭》的观众基础

  在观众席上,并排坐着的一对美国男女留下了热泪。男的叫卫斯理,是美国航空太平洋地区市场和策略总监,女的是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专门从事中国舞蹈研究的教授罗红玫。

  从2011年5月开始,卫斯理就为赞助并协助将舞剧《牡丹亭》引入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而费尽心力。

  林肯艺术中心之于纽约,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之于北京。中心下辖的大卫·寇克剧场,如同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是各国轻歌剧和舞蹈演出的“试金石”。

  卫斯理亲自从美国选择曾获艾美奖的拍摄团队远赴南京为《牡丹亭》拍摄广告片段。他说,那时是他第一次读到《牡丹亭》,便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

  承办此次舞剧《牡丹亭》在美演出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董事长张宇说,卫斯理除了在道具运输方面依靠自身公司优势给予大力支持之外,还通过联络美国本土职业经理人市场,为舞剧《牡丹亭》的广告推广、场地联络、甚至票务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看到美国观众这么喜欢舞剧《牡丹亭》,看到自己的辛劳获得成功,卫斯理激动得哭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牡丹亭》第一次在林肯中心上演。旅美华人艺术家陈士争1999年在纽约林肯中心剧院导演汤显祖全本的昆曲《牡丹亭》,共有55出,长20小时,分三天演完,被称是三百年来首次上演全本的《牡丹亭》。

  此剧当时在美国引起不小的轰动,主流媒体纷纷撰写报道或剧评,赞誉有加,激发了西方观众对于此剧的强烈兴趣,这也成为中国民俗的一次大展示,并被法国《世界报》评为20世纪最受瞩目的文化盛事之一。

  在舞剧《牡丹亭》中,杜丽娘离开身体后的魂魄,几乎贯穿整个故事。有一场戏甚至是发生在人与鬼之间。“这让我联想到《人鬼情未了》中的片断。”卫斯理说。

  从林肯中心出来往南行数英里,就能到达曼哈顿下城著名的苏荷区,电影《人鬼情未了》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西方社会一直有很多关于鬼魂的传说或者故事,甚至一个美国的调查公司数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世界存在鬼魂。

  金陵艺术团副团长、舞剧《牡丹亭》编导吕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或许是美国人在《牡丹亭》中找到的一个契合点。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牡丹亭》在纽约已经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和影响。因此,舞剧《牡丹亭》能被列入《纽约时报》本周的推荐剧目,也就并不奇怪了。

  美联社1月6日发出的报道说,“1999年这部中国明朝著名戏剧登上林肯中心舞台的时候,整整用了20个小时,分作六场戏演绎整个故事。今天这部戏的压缩版回到了林肯中心的舞台,不过这次采用了舞剧的形式,包括幕间休息也仅有两个小时。”

  美联社记者乔瑟林·诺维克写到,这台戏给纽约的观众带去了一个愉悦的晚上,整部舞剧充满活跃的色彩、丰富的服饰、传统的中国舞蹈。这些舞蹈类似芭蕾,但又不是芭蕾,充满了旋转和高难度的举托等动作,甚至有些时候是类似杂技和体操的动作。

  或许对于鬼魂戏印象过于深刻,让一贯以苛刻著称的《纽约时报》舞蹈评论员盖亚·考拉斯在观看舞剧《牡丹亭》之后,将《纽约时报》有关舞评的题目取作《鬼魂和小妖出没于爱情的故事》。

  舞蹈是共通的语言

  当然,最让美国观众接受的还是这个舞剧表现形式的本身。

  担纲该剧配乐的是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的音乐总设计方鸣,他将中国江南丝竹乐配以西方交响乐,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之最佳作曲奖。该剧编导吕玲是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由她编创的大型舞蹈诗《妈祖》获2000年中国第二届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金奖。

  2008年7月,舞剧《牡丹亭》在北京中国剧院成功首演后,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演出,已经有十几万观众观看过这部舞剧。它不仅是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大戏、迎接北京奥运的优秀剧目,更在中国国内获得过多项殊荣,其中包括“荷花奖”作品金奖。

  在纽约林肯中心两个小时的表演过程中,除了音乐、灯光、道具和舞蹈来表现这场产生在年轻男女之间的情爱浪漫传奇故事外,根本没有台词。而且由于舞台条件的限制,金陵艺术团把原先在国内演出时的幕间简介也略去了。

  正式演出的前一晚,金陵艺术团还面对了一场意外的打击。在林肯中心寇克剧场彩排串过场的时候,《牡丹亭》的第一主角杜丽娘的扮演者胡琴心不慎崴脚。胡琴心是中国民族舞的新星,曾获得中国舞台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奖”。她担任领舞的《小城雨巷》获得2007年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的歌舞类节目一等奖。

  当另一个编导吴凝把这个消息告诉吕玲的时候,吕玲一下子慌了神。胡琴心的替补许馨予只有20岁。胡琴心经过诊断确定无法演出后,许馨予和搭档韩波第一次正式担纲主角演出这台舞剧。

  虽然说编导吕玲对于替补出场的男女主角“心里有底”,但是她也不否认全团上下都捏了一把汗。在首演的1月5日晚,当纽约的观众在终场时起立为金陵艺术团的表演热情鼓掌而又久久不愿离去的时候,艺术团的年轻演员甚至编导在内很多人都哭了,他们说,“我们没想到纽约的观众这么热情。”

  舞蹈演员出身的金陵艺术团副团长吕玲说,舞蹈是东西方共通的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就跟音乐一样。

  “人类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情感,汤显祖那个时代的情感,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理解,仍然能够共鸣,所以我觉得这很了不起。”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董事长张宇说。

  七成的票是卖出去的

  本次舞剧《牡丹亭》在美国演出开创了多个第一,它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美国顶级演出机构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场合作的开端之作,也是该剧场第一次向中国表演团体敞开艺术之门,《牡丹亭》随之也成为第一部在林肯艺术中心上演的中国舞剧。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到《牡丹亭》即将在美演出的消息,寇克剧场总经理马克·海瑟亲自出面找到著名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把纽约哥伦布大道上纽芭专用的四个巨大广告牌中的一个硬是借了过来。“他们从来不外借,简直太例外了!”于是,美国人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中国400年前的《牡丹亭》与同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纽芭在同时间段推出的芭蕾舞剧)并排宣传。

  15美元至149美元一张票,首演前几天,四天的演出中已有两天的基本售罄。按照张宇的说法,过去中国演出走出去很多时候都是靠送票,而这次大约七成的票是卖出去的。

  在6日晚演出幕间休息的时候,一名华人观众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中国一定要把这样的好东西送出来,把广告打出来,多宣传中国的好东西,这个非常重要,还有像《云南印象》这样的少数民族舞蹈,也应该走出去给世界看看。 ★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