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汉代玉凳”被疑为赝品 网友嘲笑穿越而来(图)

2012年02月02日07:53
来源:大河网
1月30日,一名行人走进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华社发
1月30日,一名行人走进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华社发

  以创纪录高价成交的“汉代玉凳”被疑为赝品

  核心提示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报道,龙年伊始,热得发烫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被泼上了一盆凉水不少网民在百度等门户网站纷纷发帖称,2011年以2.2亿元成交、创下玉器拍卖纪录的“汉代玉凳”是赝品,拍卖方涉嫌拍假,天价拍品背后难逃“洗钱”、“骗贷”之嫌。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艺术品鉴定本身存在巨大争议,所谓“汉代玉凳”的真假依旧是个谜团,但是拍卖方承认那件创下2.2亿元拍卖纪录的玉器事实上并未最终成交。

  网友嘲笑“汉代玉凳”穿越而来

  据记者调查,被网民广泛质疑的“汉代玉凳”的拍卖方是“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1月9日,该拍品在“古玉雅集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

  然而,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却惹来不少网民的嘲笑,直指该拍品“造假不专业”。“醉眼梨花满路”等网民说:“按照一般历史常识,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当时还没有发明凳子。这‘汉代玉凳’难道是‘穿越’而来?”

  还有不少网民分析,这可能是拍卖公司伙同委托人(卖家)、买受人(买家)联手做的局。综合网民的质疑,围绕着“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实上存在4个疑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各方。

  疑点一:“汉代玉凳”是否为赝品?

  “中嘉拍卖”高级顾问朱明讲述了拍品鉴定过程:“中嘉拍卖”专程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南泉老先生对此拍品进行实物上手目鉴,认定此拍品为“汉代”,并出具了鉴定证书。

  然而,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认为:“汉代时人们是席地而坐,当时中国还没有凳子的概念,这种凳子要到宋朝才有。”还有专家表示,拍品可能是仿清代家具。

  疑点二:“汉代玉凳”的天价如何出炉?

  据朱明介绍,送拍的委托人根据拍品玉料的重量与珍贵性、周南泉先生的鉴定证书和“中嘉拍卖”的建议,将起拍价定为1.8亿元。“这件拍品,即便不是汉代的,而是现代的,它的价值也可能比起拍价要高。”

  疑点三:拍品是否真正成交?

  针对网民“通过拍卖‘洗钱’、‘骗贷"等质疑,“中嘉拍卖”负责人称,“汉代玉凳”最终并未成交。记者与这件拍品的买受人张先生取得电话联系。张先生承认,他曾替“老板”在拍卖会上以2.2亿元拍得“汉代玉凳”。之所以“赖账”,他这样解释:“我们老板的钱没到位,最后没付款,所以拍前交给拍卖公司的3万块保证金变成了违约金。”

  疑点四:拍卖方到底有无“知假拍假”?

  针对网民"中嘉拍卖’假拍‘汉代玉凳’已不是首次”的说法,朱明回应说:“我公司拍卖的‘汉代玉凳’,有专家鉴定,也已通过文物主管部门的拍前审核并获得拍卖许可,没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但同时,朱明并未否认网民有关"中嘉拍卖’拍假有‘前科"的问题。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市文物局尚未对“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件做出最终结论。

  专家呼吁:整治拍卖市场迫在眉睫

  不少业内专家和知名文化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2亿元‘汉代玉凳’涉嫌假拍”事件实际上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国拍卖市场的一些乱象,有关整治迫在眉睫。

  知名文化学者吴树认为,这反映出中国文物鉴定业已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近30年的全民收藏运动导致中国文物市场上的赝品逐步实现高科技制假、高手段营销、高利润回报,而我国没有完整的鉴定体系,没有不同类型文物的鉴定标准,更没有科学权威的鉴定机构。

  著名画家韩美林告诉记者,一些知名拍卖公司公然拍卖署名自己的伪作。韩美林说,每年到他住处求证“韩美林画作”真伪的收藏者有数百人,但最多不到3%是真迹。针对拍卖法的修订,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建议,对虚假鉴定、联手做局等涉嫌欺诈行为,除民事责任外,须加入刑事处罚。

(责任编辑:丁进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