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庆11万套公租房已实现配租 惠及民众近30万人

2012年02月10日01: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维成 刘健
  自2010年初以来,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规划用三年时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目前这个市已开建公租房2725万平方米,有11万套公租房实现配租,。

  在此过程中,重庆市创新提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理念,建立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机制,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土地,构建起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融资平台,有效地破解土地供应和融资难题,被国内外舆论称为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样式”。

  “重庆样式”引来了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前来“取经”,也引发了人们对解决住房问题的诸多思考:其住房保障理念、土地供应和融资模式等,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破解低收入群体的“蜗居”之痛

  位于北部新区的民心佳园是重庆市开工建设的首个公租房小区,小区为高层电梯房,户型在50平方米至80平方米之间,将容纳住户1.2至1.5万户。在小区采访,记者碰到正在散步的承租人吴光跃,他对政府建公租房赞不绝口。今年50多岁的吴光跃是重庆东风造船厂的职工,全家四口人,月收入不足5000元,过去住在一个只有37平方米的旧房子里,生活起居不便。

  听说公租房可申请时,吴光跃申请了一套71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并在第一批摇号配租中如愿以偿地被摇中,全家人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在主城区一个月不吃不喝也买不到一平方米商品房!”吴光跃说,政府建公租房,帮老百姓解决了大难题。

  同样,去年大学毕业的李玉光也圆了“豪宅”梦。2005年,李玉光从河南来到重庆读大学,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他也曾动过买房的念头,但动辄七八千元一平方米的房价让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他望而却步。去年5月,李玉光通过申请、公开摇号配租,住进了公租房,并在这里娶了心爱的妻子。“虽然家很小,但住在这里很踏实,很温馨。”

  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近年来,由于房价上涨过快等多方面原因,低收入群体无力购房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那些既享受不到廉租住房保障,又买不起商品房人群的住房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实践证明,无论完全由政府保障,还是完全由市场调节,单轨的供房体系都存在制度缺陷,难以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住房需求。

  黄奇帆认为,要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应跳出单纯的市场思维,既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中高档商品住房合理配置,又要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建保障性住房托底,实行住房供应“双轨制”。重庆的基本思路是:3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并对高端商品房和投机性炒房进行遏制,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在重庆设计的“双轨制”中,公租房建设是最关键一环。

  有专家认为,重庆的公租房“样式”,可视为住房体制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也是对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推进城乡统筹的探索和实践。

  土地供应靠划拨国企融资扛大旗

  大面积建设公租房,意味着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土地从哪里来,资金如何保障?重庆公租房建设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一是多算民生“大账”,少算土地财政“小账”,留地于民;二是搭建融资平台,用“真金白银”将公租房建设目标落到实处,花钱为民。

  敢于舍弃“土地财政”,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是重庆公租房建设的一个亮点。自2002年开始,重庆就建立了土地储备中心,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3年,又在土地储备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将土地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近几年,重庆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旧城拆迁等方法,已储备土地几十万亩,仅主城区就从储备土地中拿出3万亩用于建公租房。

  由于公租房用地不收土地出让金,客观上降低了公租房建设成本。民心佳园占地504亩,根据这个小区的地理位置,目前土地的市场出让价格每亩600万元左右,那么土地出让金收入为30多亿元。而以划拨方式供应的价格为每亩42.6万元,总价为2亿多元。这样算下来,地方政府少收入土地出让金28亿多元。以建设1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为例,约需成本500亿元。由于公租房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加上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免征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可减少一半资金投入,实际投资在250亿元左右。

  地有了,钱从哪里来?重庆市构建了政府先导、社会补充的投融资格局。据测算,3年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约需现金投入1100多亿元。重庆的公租房建设按财政投入和融资贷款3:7的比例,采取“1+3”模式筹措资金。“1”是指财政投入约300亿元,包括中央专项补助、本级财政支出、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补助方式。“3”是除财政投入外的800亿元融资贷款,通过社会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社保基金贷款等。从实际操作看,自2010年以来,重庆已到位公租房建设资金394 .5亿元。2012年,重庆还将通过国有企业、保险机构等非银行类机构获得融资近500亿元,实现公租房建设“不差钱”。

  “3年1100亿”的现金支出,无疑是一笔大支出,如果运作不得当,这笔支出势必会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这也是一些地方对建保障性住房“想建又怕建”的重要原因,但在重庆决策者眼中,公租房不会成为政府负担,相反是一笔优良资产。

  黄奇帆介绍,为确保融资收益和资金安全,重庆将建立租售并举、动态平衡的偿债机制。重庆公租房建设大约需要社会融资800多亿元,这部分资金主要通过3个渠道逐步偿还:一是按10%的比例配建商业设施,以市场价出售,可回笼资金400多亿元;二是承租5年后,出售约1/3有限产权的公租房,可回收资金400多亿元;三是租金收入,在扣除维护和管理费用后仍有盈余,可用于平衡贷款利息。

  守住质量“生命线”不会出现城市贫民聚居区

  大规模集中建公租房,众多低收入人群聚集在一起,会不会出现城市贫民聚居区?短时间建那么大体量的公租房,房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心,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定宇称,在公租房建设中,重庆市从公租房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小区环境、配套设施等,都精心设计,使公租房品质与主城中档商品房相当,力求让低收入群体生活得舒适、方便。

  按照“均衡布局、适于就业、配套完善、环境宜居”的原则,重庆主城区公租房布局在一、二环之间的21个大型聚居区内,这些聚居区均有产业支撑,可提供就业岗位。公租房的户型设计和配套设施注重人性化,面积一般为30-80平方米,分为单间、一室一厅、二室一厅、小三室一厅等多种户型,厨房、厕所齐全,承租人添置家具后即可入住。小区容积率低,控制在3 .5-4 .0,为高层电梯房,按建筑面积的10%配置公建。公租房小区绿化率高,在35%左右,周边的交通等市政设施与项目建设同步,配套设施齐全。

  记者在康庄美地公租房小区看到,小区环境幽雅,居民生活秩序井然。小区内栽种了桂花、银杏、红枫等树种,尽管已是隆冬季节,但小区内生机勃勃。小区配套有幼儿园、健身设施、社区医院、警务室、超市等,生活方便。

  公租房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如何保障?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建立了一整套公租房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用地、环评、设计审查等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科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认真把好设备材料进场、施工工艺、试验检测、工程验收等各个关口,做到项目定点联系、分户验收、远程监控三个到位。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