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 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设计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谢家麟:给加速器“加速”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谢家麟院士和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院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现在,一提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谢家麟院士,大家马上就想到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60多年来,谢家麟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奠基和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研制医用加速器"只杀"肿瘤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放疗已和手术、化疗一起,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最早使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治疗肿瘤的,是居里夫人。
后来人们发明了X光机,加大了辐射的杀伤作用,但X射线的穿透力很强,会导致肿瘤后面的组织也受到损伤。
因此,科学家们设想,研制医用的高能电子加速器,使辐射的杀伤作用仅限于肿瘤局部。这种对人体更安全、更有效地治疗深度肿瘤的放疗装置,正是由谢家麟在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当时,这个创新项目曾轰动了美国高能物理界,成为美国媒体上的重大新闻。
"想吃馒头自己先种麦子"
从1947年去美国留学,到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谢家麟只用了4年时间。
1955年,回到祖国后,谢家麟面临着极其落后的科研条件。他当时开展的加速器科研项目,本来应该建立在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基础之上,但国内却没有,国际上则对我国禁运,前苏联也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出售。
谢家麟迎难而上,他形容自己是"想吃馒头,先种麦子":给新分来的大学生补"核物理"、"电子学"、"微波技术"、"电子直线加速器理论"等课程;没有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他带着学生动手制作。1964年,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加速器。
这台加速器的问世,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建造和应用,带动了大功率微波电子元器件的研制。
跳上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
1990年12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BEPC)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谢家麟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领导者和总设计师,在获奖人员中排名第一。
对于普通人很难完全弄懂的这个高精尖项目,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是中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尖端领域的科研培养了大批人才。
参与BEPC研制的叶铭汉院士曾动情地说,谢家麟在我国选择建造高能加速器道路的关键时刻,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最终确定了BEPC的正确方案。BEPC技术难度很大,"以至于当时有人说,我们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要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如果跳上了就飞驰向前,如果没有抓住,就会摔下来粉身碎骨。"
由谢家麟担任对撞机工程经理的团队,最终跳上了飞驰的特快列车。他们仅用了4年时间,就创造了国际同类工程中建设速度快、投资省、质量好、水平高的奇迹。
多彩人生
文学爱好者“错过”中文系
这位与科学仪器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科学家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
对文学的热爱大致与谢家麟的家教有关。谢家麟父亲谢良佐是哈尔滨的一位名律师,除了法律外,在历史、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造诣。而谢家麟在童年时对诗词就有强烈的兴趣,并背诵了不少名作。
后来去燕京大学读书,虽然读的是理科,但对文学还是颇为爱好,曾为当时的北平晨报复刊写过稿子,还经常用稿费去东安市场西点铺买糕点与弟妹们共同享受。
说到自己喜爱文学,谢家麟还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燕大选读了一门文学院的课程“苏(苏东坡)、辛(辛弃疾)词”,由国学大师郑因伯授课。在期终考试时,老师让学生们从两位词人的作品中选一首进行评说解读。谢家麟选了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
“我很欣赏这首词中对人世无常的淡薄旷达的意境,当时我大概讲评写得不错,赢得了郑先生在班上的表扬,还说可惜我不是中文系的学生!”谢家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