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昨天下午2点50分,素有京城“叫卖大王”美誉的臧鸿老先生在宽街中医院辞世。据他的家人介绍,老人死于前列腺癌,终年79岁。据了解,老人的师侄李金斗将作为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帮助老人的家人处理后事。
没等到八十整寿
昨天晚上8点左右,臧鸿的老伴卢凤玲,在大儿媳的陪伴下,坐在丰台的家里,等着儿孙们的消息。这些孩子们已经把臧鸿老人的遗体送往了火葬场,准备守灵和料理后事。
“他们都瞒着我,不让我知道他的病情。”直到臧鸿故去,卢凤玲才从儿子的嘴里知道了老伴的真实病情。卢凤玲说,臧鸿已经住了三个多月的医院。当时老人连续5个月感觉腰腿疼,下不了地,家里人便将他送到宽街中医院住院,卢凤玲每天都会坐公交车到医院照顾他。“他老说‘死不了’,因为自己心里头没病。”卢凤玲说,她一进医院臧鸿就给他敬一个礼,道一句“您辛苦”。而当下午要回去的时候,他会跟老太太说一句:“快走吧,回家吧,要不车该挤了。”但只有一次,臧鸿对老太太说才4点半,再待会儿,7点半再走,而这一待,老太太回到家已经10点了。
但是离世前的近一周,臧鸿老人已经认不出人了。“他什么也没跟我说。”卢凤玲叹了一口气,“今年阳历7月1日是他八十整寿,结果没有过去。”据臧鸿老人的大儿媳介绍,家人知道老人身患前列腺癌已经多年了,但是始终没有对老两口说,怕的就是臧鸿老人心里有负担,生活质量下降。
曾插着尿管表演
上世纪80年代,臧鸿先后为《伤逝》、《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开国大典》、《霸王别姬》等多部影视剧作配叫卖声。而臧鸿老人因叫卖成名则始于1993年南来顺举办的一个小吃节,当时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女士为他题词“京城叫卖大王”。从此,“臧大王”的名号响遍京城。
去年,前门鲜鱼口开街,是老人生平最后一次公开进行叫卖表演。老人的徒弟汤永生说,那时老人已经病了,但是当前门大街管委会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他说前门大街开街就是他去的,因此鲜鱼口肯定也得去。”那天他不仅吆喝,而且只要有游客问他鲜鱼口的老字号,他总能告诉人家这块是什么店,那块原来是卖什么的,并且还不断地给人家吆喝各种买卖。
但是除了老人的家人,谁也不知道老人是如何熬过来的。由于他的病情,排尿困难,不能多喝水,所以他口渴的时候 只能用嘴唇抿一下水,不敢大口喝水。
汤永生说,臧鸿回到家里就累得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心里头却非常兴奋, “他就这样,甭管家里身体多难受,外面就得当英雄。他太喜欢这个叫卖吆喝了。”汤永生说,老人几年前就已经住过一次院,“为了去庙会给人家吆喝,多冷的天啊,他插着尿管都去。可是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不“杵头子”为传承
从2003年以后,臧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传统婚礼民俗上。汤永生说,臧鸿祖上一直以做席棚出名,所以老人也喜欢这种传统民俗婚礼,喜欢做司仪,他觉得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
臧鸿的徒孙贾文峪说,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为“杵头子”(行话,指钱)办事。“不管本家给多给少,婚礼该用什么礼就什么礼,绝对不会因为钱少而缩水。”贾文峪说,老人把这个当作自己的快乐,这不是钱能买到的。
有一次在婚礼完事后,老人对他们说:“走,爷们,今天我请客,因为我心里不高兴。”原来是婚礼上闹起了矛盾。其实,这本来是“本家”自己家人的问题,但是老人却当作了自己的问题,心里头不痛快。
不管是叫卖吆喝还是传统红事,在臧老人看来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都需要传承下去,因此老人在提携后辈上,不给钱也干。他曾经为了帮助一个山东徒孙的婚庆公司,亲自到当地去帮忙指点,分文不要。贾文峪说春节的时候他曾去探望老人,老人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他记忆犹新:“你们忙,我理解,把事业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