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产业转型强四川:从重建家园到重塑经济版图

2012年02月28日13: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正月刚过,成都平原上,星星点点的油菜花四下里拱出来,传递着早春的气息。

  “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领跑西部。产业转型升级更是迈出实质性步伐:全球最大平板电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发电设备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全国第六,汽车石化工业迅速崛起……

  “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既是四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也是利长远、增后劲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刘奇葆说。

  从起立到起跳,从重建美好家园到重塑全省经济版图,走出伤痛,川蜀大地挺立起振兴发展的新脊梁。

  主动转,恢复—追赶—优化同步推进

  既要尽快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又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既要加快发展速度实现“原地起立”,又要调整结构上水平争取“发展起跳”。多重任务,多重挑战,如何统筹安排?哪里寻求突破?

  “要把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力争恢复、追赶、优化同步推进。”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心坚定。

  一系列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目标清晰: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不是没有疑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而急迫,如此高调坚持“产业升级”会否偏离重心?

  四川的回答是:灾后重建,必须是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的发展型重建。如果重建后的产业还是落后产业,不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包袱。

  重建分秒必争,但四川一开始就坚持高门槛,宁可慢一些,也不放宽标准。

  比如重灾区汶川,地震中损毁的工业怎样恢复?还要不要原有的铁合金等高耗能项目?四川态度明确,汶川县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撑,但决不能走过去粗放发展的老路,更不能破坏本已脆弱的生态。

  另辟蹊径,“成都—阿坝工业园”飞地项目应运而生。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全都排除在外,保留的项目也在搬迁过程中加以提升。过去半封闭的电石加工上马全套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过去粗放的磷肥加工升级改造,开始生产电子级磷化工新材料。

  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四川顺势而为淘汰落后的过程。“落后产能,过去我们也想清理,但是阻力很大,决心难下。现在不一样了。”省发改委产业处副处长梁鸿说。

  对岷江、沱江流域的小造纸、小水泥果断出手,水变清、林更绿,川北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保护,旅游业成为新支柱。

  3年多来,四川在重建中撤并、迁建、调整了近40个功能不完善、配套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的工业园区,小水泥、小玻璃预计到今年底全部淘汰,国家鼓励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过去的不到30%提高到目前的75%以上。

  不是没有争议:四川作为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足,现在追求转型升级,是否有些不切实际?

  四川的回答是:欠发达是不容忽视的省情,四川的确要全力追赶,爬坡摸高。但追赶的过程中,必须把转型升级贯穿始终。只有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为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才能最终真正“赶上去”。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四川已成重要的“西南大通道”、“西部桥头堡”。而今产业梯度转移,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让四川成为众多国内外投资商的首选。

  “不能摘到篮里就是菜。每上一个新项目,都要考虑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结构优化升级。”省领导强调。

  从走出去招商,到项目送上门,四川人很清醒。既着眼高端产业,又必须是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招优引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则,17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英特尔率先落户成都,迅速吸引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的整机和零部件企业,联想、戴尔、富士康……

  主动调结构、大力促转型,一些转折性、跃升性的变化悄然发生,传统农业大省正向工业强省转变——

  2011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600亿元,增长22%,工业总规模居全国第八位。一批万亿产业带和千亿产业园区加速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产业迅速崛起,全省工业集中度提高到63%。

  与此同时,产业层次从低向高,呈现“一增一减”的好势头: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迅速提高,其中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在2011年的增速高达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六;而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行业比重则明显降低。

  科学转,不在低端抢饭吃,要在高端有作为

  主动转,还要科学转。

  一提产业转型,是不是就等于把传统产业扔出去,只搞新兴产业?四川提出,转型关键是“高端”,不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要占领制高点。

  新兴产业坚持“不炒概念”、“不铺摊子”、“不占地盘”,注重内涵式扩张,结合本地优势实现技术市场“双领先”。

  双流新能源产业基地异军突起,吸引了汉能、天威等全国新能源领军企业竞相入驻。4年前,双流的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只有8亿元,2011年呢?突破200亿元!目前全球单厂产能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成,小小双流,手握以非晶硅、锗硅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以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的落成为标志,四川在新能源产业拥有了“话语权”。

  四川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龙章说,近几年,新能源产业迅速升温,新能源投资项目纷至沓来。越是这种情况,四川越强调保持冷静,避免一哄而起,谢绝了数十个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市场优势的项目。

  传统产业则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提高附加值,做长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喜新”不“厌旧”。

  四川有个全省重点工程——“泡菜工程”,一头牵着省委省政府,一头牵着万千农民。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标准制定,强化市场营销,“小泡菜”做成了大产业。如今,四川泡菜已经形成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包装一条龙产业链,年产量超过180万吨,产值过150亿元。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方针,重点打造“白酒金三角”、川中生猪制品等产业基地,新希望、五粮液等一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跃上数百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44家,初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按照“科学转”的思路,传统产业中的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四川人眼中有了新的价值。

  5层楼高,2000吨重!站在中国二重的厂房里,面对世界上最大的水压机,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重工业的“重量”。

  重工业不等于“傻大黑粗”。在重工业中注入“高精尖”技术元素,二重的产品个个是大块头,也个个是高精尖。进入新年,二重又传捷报,世界首批示范工程第三代AP1000核电主管道即将从二重发往核电站施工现场。AP1000核电主管道,就像人体内输送血液的大动脉,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核电站中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和蒸发器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国内外企业都没有现成的制造技术。而二重已逐步占领国际高端市场。

  四川是人口大省,鼓励搞研发、创品牌,提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科学转”中闪现光彩。

  成都武侯新城有“中国女鞋之都”之称。过去,这里的制鞋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一双市场售价上千元的鞋,企业只有十几元甚至几元的利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贴牌的利润被压得更低。

  武侯新城下决心对多年沿袭的发展模式“动手术”。从两头在外变为内外兼顾、从照单生产变为自主研发、从加工车间变为独立厂家,一大批制鞋企业拥有了自主品牌,风险降下去,腰杆硬起来。2011年,这里的制鞋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拥有自主品牌30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近10万。

  不在低端抢饭吃,要在高端有作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四川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目前,四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4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6%。

  持续转,创新体制机制,政策保驾护航

  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如何完善体制机制,为“持续转”提供保障?四川在冷静思考,也在大胆创新。

  如果干部考核评价“唯GDP论英雄”,不少地方可能表面上把转型升级捧得高,实际上仍紧盯速度、看重规模,“好”让位于“快”。“要从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入手,增强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四川启动了政绩考核的系统工程,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宣布,对各市州不再考核GDP,新的评价体系中,产业转型升级所占分量大幅提升。

  环保一票否决,各市州对污染项目不再手软。个别企业在夜间偷偷排污,不等群众举报,地方政府主动清查。

  科技进步贡献率纳入考核,地方政府更加注重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绵阳科技城拥有大型军工科研机构18家,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迅速提升,绵阳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0.5%。

  服务业是四川经济的短板。连续3年,四川服务业都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但相较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产业转型升级,怎能缺少现代服务业?2011年,成都从国家发改委“争”来了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对鼓励类服务业新设立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对新引进的服务业总部企业所得税“三免五减半”……一系列改革措施,助推成都加快建成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成都还是服务外包业的“新宠”,全球服务外包前10强中,IBM、埃森哲、维普罗3家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超过40家跨国公司在成都设立了全球交付中心、共享服务中心或研发中心。2011年,成都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49.3%。

  “1吨磷矿石原矿卖300多元,加工成电子级磷化工产品却能卖到1万元以上。产业升级当然要鼓励后者,但矿老板们未必个个这么想。”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说。四川能源资源丰富,如何引导企业从单纯“吃资源饭”转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看重制度的力量,通过完善政策、制定标准,促使资源产业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四川要求,新上项目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100%,制度“硬杠杆”促全省能源资源集约化生产水平迅速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四川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

  市场化拒绝地方保护主义。攀枝花市稀土储量丰富,过去存在滥挖滥采的情况。2011年,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四川整合资源,提高开采门槛。整合后的稀土矿由谁来经营?不少投资者纷纷猜测,四川本地企业攀钢肯定早被“内定”。四川给出的答案却是“公开招标”,谁的工艺先进、利用率高、附加值高,就交给谁。最后,稀土矿花落江西铜业,外来投资者对四川的产业发展环境更有信心,本地企业也心服口服。

  市场化要求摆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初期,无论是制定发展规划还是扶持先导产业,政府的作用都不可或缺。随着产业布局的完善,各级政府更要强调“退”,让企业成为产业升级的市场主体。

  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卞成刚,常被问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英特尔这么有分量的企业落户四川,政府是不是经常到你们企业调研送优惠?”一个是,“树大招风,是不是总有政府部门来英特尔‘化缘’?”

  “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当地政府高效、规范的服务。”卞成刚说,英特尔在四川建厂后,既不曾遭遇乱收费等烦心事,也无须和政府部门整天“粘”在一起争什么特殊政策。春节过后,英特尔成都公司生产芯片突破10亿颗,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四川把握着政府“现身”和“隐身”的良好节奏。

  新产业,新结构,新起点。

  灾后重建,不气馁的四川人要“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加快转变,敢争先的四川人正借产业转型重塑经济版图。

(责任编辑:丁进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