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专访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拓宽中国经济发展空间

2012年03月12日14:1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王仁贵 实习生牟婉君

  “36条”后要有具体措施

  《瞭望》:很多民间投资想进入电力、石油、铁路等垄断行业时,依然会遇到“玻璃门”、“弹簧门”。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黄孟复:这种现象是民资进入受限领域的写照。中共中央从十六大开始,就已经明确规定:凡属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按这个政策执行的话,都可以进入。但问题是,虽然中央表态说“非禁即入”,没说不让进,但是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在现实中面临很多规定,这些规定其实就是壁垒,阻碍了民资进入。

  比如说村镇银行,你可以建立,但是必须以现在的这些大银行为主导,但民间资本之所以想进入金融领域是希望发挥其在机制体制上的优势,如果不能作为村镇银行主导,民资进入就有顾虑,实际上也是进不去。另外像石油领域,没有禁止民营企业进入,但是还不允许民营企业直接进口石油到国内。像这样一些规定,实际上是阻碍了民企进入。中央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出台了民间投资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中央有“非禁即入”的表态,但是有“透明天花板”顶在那儿,民间投资没有进入的渠道。

  这样一个现状,我们称为“红灯灭了,绿灯亮了”,但不划“斑马线”。你不划线,大家就过不去,过去就被车撞了。现在如果把斑马线划好了,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红灯一灭,绿灯一亮,民间资本自然会按照规则有序进入相关领域。

  《瞭望》: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前后两个“非公经济36条”,再到针对性十分明显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九大政策”,应当说政策支持已经有了,为什么多年过去“玻璃门”“弹簧门”还是没有打破?

  黄孟复:我觉得症结主要是,两个“36条”的落实要伴随政府职能改革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来进行。没有政府部门的具体措施,“36条”就落实不下去。光有原则不行,要督促政府部门出台详细实施细则,每个领域应该取消那些不合理的规定。但很多部门对这项工作缺乏积极性。具体的实施细则出不来,导致这些“门”还是存在。

  今年国务院已经下决心,要求发改委牵头,“民间投资36条”每一条所涉及的部门都必须在今年上半年拿出实施细则。温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的很多领域,比如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都有这个需要。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看各个部门是不是都能够把措施拿出来。只要落实得好,民间投资就会有大的空间。

  《瞭望》:您预计,这个实施细则将是怎样一个方案?

  黄孟复:根据“36条”的内容,涉及到哪个国务院部委,就由哪个部委把不合理的规定去除。今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联系了40多个部委开会,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求各个部门“通力合作、解放思想”,真正把开放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作为改革的一个重大措施。当然,难度不会小。

  难在什么地方?讲深一点的话,就是牵涉到利益集团。因为每一个垄断领域和垄断部门,都有一个相关利益集团。当垄断被打破后,它的垄断利益就会被更多人分享,形成新的利益格局,这样自然就有一些垄断利益的享有部门会来反对这个事情,或者像以前一样嘴上不反对,但是不给你制定这个办法。这是细则难出台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花非常大的功夫和下一番大决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丽娜)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