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就地抗争让“一方水土能养活一方人”
新华网银川6月26日电(记者 曹健 邹欣媛)破解西海固贫困问题,必须坚持异地移民搬迁和就地扶贫攻坚“双条腿走路”。30多年来,在将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84万多贫困群众搬离另找出路的同时,宁夏积极引导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群众因地制宜、就地抗争,让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宁夏西海固地区包括原州区、西吉、海原等8个贫困县。在一些极端贫困山村,群众进出走河沟,饮水靠驴拉车,旱地广种薄收。
移民无疑是西海固贫困群众脱贫的“快速通道”,然而综合考虑移民成本、地区发展需要等因素,能移民的贫困群众毕竟只是一部分。更多西海固贫困群众,需直面吃水、行路等诸多困难,就地抗争实现脱贫致富。
在如此恶劣自然条件下实现脱贫致富,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这样的探索从未间断。
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往往是贫困群众自我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为此,宁夏在西海固地区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村级互助资金扶贫、引黄灌溉工程等,为贫困群众提供发展所需基本条件,引导群众发展。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挖掘“一亩三分地”的潜力,成为西海固各地探索就地扶贫的共同选择。
西海固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水,希望也在水。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让西海固地区贫困农民不得不广种薄收。尽管一些农民拥有几十亩旱地,然而“望天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不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西海固各地纷纷引进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蒸发量,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并实现增产增收。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于固原市原州区、西吉、隆德等地干旱区,可以看到旱地铺满了一行行薄膜,薄膜下形成一颗颗的小水珠,薄膜下的土壤明显是湿润的,与周边没有覆膜的干燥的黄土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覆膜技术,干旱带种植玉米成为可能,土豆产量不再“靠天”。
在西海固地区,位于六盘山区、泾河源头的泾源县属于特例,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年降雨量,且蒸发量也要小得多。
充分利用“高原绿岛”优势,苗木产业已成为泾源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在泾源县六盘山镇,农民地里不种粮食改种树苗,源源不断的苗子输往城市用作园林景观。一些农民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泾源县县委书记马志宏介绍说,目前泾源县卖树苗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有5户,收入50万元的有10几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截至2011年年底,泾源县苗木总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销售收入达到2.15亿元。
通过就地抗争发展,西海固群众逐步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部分群众实现了小康。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农民高彩虹是当地西芹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家里种了2亩西芹,1亩地能挣七八千元,去年一年就挣了1.5万元。”
据统计,近年来,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推动下,西海固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11年,固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4040元。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中南部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要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整体推进,解决好65万就地发展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打好这场硬仗,与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同等重要。”
作者:曹健 邹欣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