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那么近那么远
“台风”过后,高温天气重新来袭,不少城市开始再次发布高温预警,那些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领到高温补贴了吗?
今年是《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实施的第一年,但从珠三角各地的情况来看,领取高温补贴的情况却并不乐观。近日大谷打工网面向符合领取高温补贴的群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超过七成的基层打工者明确表示未拿到高温补贴,深圳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收到高温补贴,东莞有8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收到高温补贴。领取高温补贴的难点在哪里?打工者该如何维权?有关部门该如何监管?本报《南方深读》与各《观察》推出联动调查报道,重点关注这一话题。
1
谁没领到?
八成工人没有高温补贴
台风过境,重回高温。保安员张德平坐在蒸炉似的保安亭里,已经懒得去擦拭脸上的汗水,他面前的电风扇开到了最高挡,也只是吹出阵阵热气。
昨日,东莞的最高温是34℃,在持续一周的湿凉阴雨天气之后,东莞的露天工作者又将忍受酷暑烈日的炙烤。
张德平的保安亭在东莞某小区外的街道旁,他白天要在此守岗12个小时。对他而言,闷热的午后最难熬,路面没有微风,阳光直贯岗亭,亭内的温度比外界高出至少两度。
张德平知道,他理应享受每月150元的高温补贴,但是他从未拿到过。他说,小区物业公司的近100名保安都没有领到高温补贴。
无法领到高温补贴的情形在东莞很普遍。据专做基层劳动者招聘的大谷打工网向本报提供的《2012年夏季基层打工领域高温费调查报告(东莞)》显示,东莞有8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收到高温补贴。按照行业分布,89%的餐饮行业受访者称拿不到高温费,其次是快递行业,占86%。在建筑行业和保安物管行业,只有不到三成可以拿到高温补贴。这项调查共有11547名东莞的基层劳动者参与。
没有高温补贴,企业会以什么形式来代替?在没有得到高温费的受访者中,有27%表示企业为他们提供了冷饮,有16%的受访者称企业有防暑降温药物,如花露水、人丹等,还有2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任何的替代形式。
不过,根据广东省出台的《关于高温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高温补贴必须以工资形式发放,并不能以冷饮、药物等形式替代。即便是有企业发放高温补贴,发放的情形也并不理想。据前述调查,在收到高温费的受访者中,有51%表示每月有50—99元,有18%表示只有不到50元,有25%表示高温费在100—199元。
调查显示,深圳也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收到高温补贴。王萍(化名)是深圳市福田区一家室内清洁公司的员工,每天要负责办公楼垃圾清理和外观的维护,一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户外运送垃圾。到现在为止,她还没有收到今年的高温补贴。去年9月,她和两位工友一起去找老板要高温补贴,老板的回答是“我忘了,下个月补给你们”。年底的时候,她的工资里多了150元,“老板说是三个月的高温补贴,我不知道到底该给多少,没再追究。”
2
谁在维权?
“为了区区150元得罪老板不明智”
记者调查了解到,与大多数一线工人拿不到高温补贴的现象相对应的是,许多人并不主动争取高温补贴。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表示,企业员工如果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有收到高温补贴,可通过企业所在的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争取合法权益,或者拨打12333投诉。但是,真正去举报企业不发放高温补贴的员工大概寥寥无几。
阿强是高明区纸箱加工厂的杂工,在他看来“举报老板没有发放高温补贴”的行为等同于得罪老板,为了区区的150元得罪雇主不明智。保安员张德平说,为了150元钱和老板闹矛盾,划不来,其他人都不去闹,就我去闹,更划不来。他甚至怀疑:“如果举报了,企业就真的会发高温补贴吗?”有不少临时工则根本不去“妄想”高温补贴。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清凉饮料能否冲抵高温补贴是近年来劳动争议中出现较多的焦点问题。佛山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企业偷换概念,以此减少支出,加上工人维权意识薄弱,成为该项目监督难点。
为何不发放高温补贴?大多数企业的说法是:发放补贴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但这显然无法成为违反相关规定的合理理由。
日前,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联合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前往企业就高温补贴的发放情况进行督查。在被抽查的企业中,有的企业负责人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出台的消息,更不知道其中关于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内容。
在前述大谷打工网的调查中,79%的受访者都表示不会向企业索要高温补贴。其原因,53%的受访者称,现阶段工资都未必能够得到保障,高温费只能妄谈;37%的受访者表示,虽然相关法规已经出台,但对于执行效力抱有疑问;8%的受访者则称老板和员工之间并不平等,不敢索要高温补贴;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其他人不向企业索要,自己也不会出头。
高温补贴难发放,另一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也不足。
有业内人士认为,仅仅依靠职工维权并不能保证高温补贴的落实。目前,政府部门的监管方式主要是不定期抽查和群众举报,但相对于庞大的企业数量,目前的监管方式仍显得力有不逮。
3
如何监管?
室内温度谁来测量成悬疑
“暂时还没有职工通过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举报,不过说实话,佛山以中小企业居多,2万多家这样的企业光靠工会监督不现实。”佛山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再勋表示,曾有一名职工向本单位的工会投诉未领到高温补贴,但该工会负责人表示,并非不发,而是暂时没发。“这样是错误的,按照规定必须每月发。”据了解,针对一些职工不知维权、不敢维权的情况,佛山市总工会在7月下旬举办“幸福佛山·职业健康我来讲”活动,通过对职业健康的讨论,将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政策内容、高温补贴标准、防暑降温知识等融入大赛过程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年初查职业介绍,年末查工资发放,年中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查高温补贴,希望通过一两年的执法推动,使回避发放高温补贴的情况有所改善”,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审理室主任叶文红说,“有举报必查处,根据以往接到的举报情况,深圳用人单位违法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发津贴;二是用清凉饮料代替高温补贴;三是将高温补贴与工资混同。今年7、8两月,深圳各区的劳动监察支队正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相关的违法情况统计结果将在9月初出炉。”
叶文红认为,今年3月起实行的《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是“里程碑式的规章”,相较于以前的红头文件,有较强的执行力,可以正式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一些概念不够清晰,需要假以时日,多积累案例。
龙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长姜月和透露,在该支队目前查到的案件中,室内高温补贴的发放是投诉的热点。争议的焦点在于“室内温度究竟是多少、由谁来测量”。监察支队接到工人举报赶到现场,存在一定滞后性,也给取证带来一定难度。
深圳市春风劳动争议服务部工作人员张冶儒介绍,在去年该机构收到的投诉中,室内高温补贴的发放比例较大,“室外高温有据可查,可是一家工厂不同的岗位和区域,室内温度完全不同。”据他介绍,在高温补贴方面权益受到侵害的岗位包括制鞋、五金、仓库等,以及与烤箱、锅炉有关的工作,而维权的举证难度较大。
目前深圳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精力主要放在有锅炉和电镀的车间,因为这属于因工作原因造成室内长时间高温,且通过风扇、空调都不能降温的情况。
员工维权成本太高
律师说法
关于高温补贴问题,德纳律师事务所律师庞琨认为,虽然每一两年都会出台一项规定,但就执行情况看,确实不够理想。“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利益至上,始终不重视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是维权成本太高,一般不太可能向公司提出要求。”
“我受理过很多劳动维权的案子,但是迄今无一例因高温费引起的纠纷,甚至连咨询的人都没有。”广东金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焰告诉记者。
据了解,《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不仅对高温补贴的方式、金额做出明确规定,而且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逾期未改正的,可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但一些法律人士认为,这样的处罚规定,缺乏震慑力。
如果一家公司30多人,高温补贴每人每月150元,每年公司就要发22500元,还要准备清凉饮料。如果企业不发高温补贴,即使被举报,最多被罚款10000元。
南方日报记者 刘昊 李书龙 尹辅华 邓翔 张玮
实习生 马化展
策划统筹 王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