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宜多角度放眼量访IMF经济学家孙涛
新华网华盛顿9月26日电(记者樊宇)本月,欧洲、美国和日本央行相继推出了刺激性的货币政策。虽然出台的背景各有不同,但它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资产购买计划。其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的“开放式”量化宽松更因为美元的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而广受关注,其政策的利弊得失和外溢影响引发了众多讨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孙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看待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宜超越非危机时期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从危机视角着力,而新兴经济体也应谨慎应对。
孙涛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大幅提供最后贷款人救助、强化公开市场操作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等。这些措施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更大意义上是应对危机的举措。
孙涛认为,分析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等措施的效力,如果从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角度看,这些措施不会很快奏效,因为政府、居民和企业举债过多,银行依赖批发融资等痼疾短期内难以解决;但从防止危机蔓延加剧的角度,这些措施是必要的。
但他同时指出,从中长期看,这些危机应对措施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果,如债务国政府和银行的融资压力减轻可能导致国家改革动力减弱。
孙涛说:“央行逐渐替代金融机构成为银行间同业拆借的主角,持有大量国债,甚至成为部分经济体的直接资金供应方。这样,金融机构就找到了新的融资依托点,"上瘾"于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不急于推动从批发融资向零售融资的结构转变。”另一方面,宽松货币政策客观上减少了政府在财政和金融市场监督等改革上的迫切性,使流动性危机和债务危机之源继续存在。
此外,从中长期看,央行的宽松政策可能推高通胀率,扩大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客观上降低本国债务占名义GDP的比重,从而稀释国内外债权人债权。
而将利率长期保持低位还可能助长投机型资本流动,导致资金流向利率和经济增速较高的经济体,推动危机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如果升值国家还持有危机国家债权,则这些外币债权所能换回的本币数量就会下降,导致国际债权人的债权被稀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日发布了孙涛参与撰写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的分析章节。报告指出,长期将利率保持低位将带来副作用,其中包括助长金融机构的过度冒险行为。
孙涛在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时指出,如果从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传导短期看效力有限,即主要央行投放的大量货币目前没有推动银行增加放贷、没有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也未能促进居民增加消费。
“出现这些情况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在危机状态下,银行、企业和居民的上述行为是理性选择。只有危机现实和危机预期成为过去,央行的上述危机救助政策才可能转化为货币政策并发挥作用”,他说。
在谈到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何种影响时,孙涛指出,从积极角度看,如果这些危机应对政策最终能稳住金融市场,防止危机蔓延,促进经济增长,则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和增长。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值得警惕。
他说,无论危机国家经济是否迅速复苏,新兴市场国家都可能面临资本流动波动增大、汇率波动压力再现、信贷扩张、通胀压力上升、资产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管理难度增加的情况。
孙涛强调,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联系已十分紧密的当下,如果危机国家放宽货币政策能避免危机蔓延和加剧,这将为中国创造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但中国需时刻准备应对随之而来的其他潜在负面影响。
孙涛认为,适时、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发达、透明、开放的金融市场,将有助于中国无论在繁荣还是危机时期调配和使用全球金融资源。
作者:樊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