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清华大学教授:错案追究需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来源:法制晚报

  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提出要改变办案集体作业模式 错案追究 需破除三个魔咒

  法制晚报讯(记者汪红)错案追究需要破除三个“魔咒”,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建伟教授提出,因办案人员违法行为导致错案,国家相关部门在向当事人赔偿后,应严格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向其本人追偿。

  张建伟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错案追究机制存在三个“魔咒”。

  第一个“魔咒”是责任的泛化。即不论办案人是否有故意违法行为,只要犯罪嫌疑人经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就要追究批捕的责任。再有,案件由有罪改判无罪,就要追究起诉的责任。这种责任的泛化,有可能会进一步戗害司法人员的独立人格。

  还有另一种含义的责任泛化,我国司法长期以来都是集体作业模式,凡案件集体(领导)决定、集体负责,人人有责等于人人无责,出现错案找不到可追究对象。司法改革需要逐渐由集体作业模式向个体作业模式转化,才能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和“让办案者决定,让决定者负责”。

  张建伟告诉记者,按理说,司法责任制实施后,谁办理的案件就应由谁负责。但还是有基层法院的院长很忧虑,担心如果法官办错案或出了其他问题,院长还是难以卸下领导不力的责任。

  因为我国司法机关是高度行政化的机构,法院院长对本院负有领导责任。法官出了问题,法院院长难辞领导之责,影响其政绩和未来仕途。

  如果将来法官办错案还要院长承担领导责任,结果会使上对下的管控更强化,集体作业模式无法打破。

  检察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应该把权力下放给检察官,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实行的所谓“下放”,只是将一些事务性工作下放,如办案人员去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等,而实质性、终局性的决定权没有下放。如是否立案,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是否提起公诉?批准逮捕以及是否决定起诉应该下放给检察官,刑事诉讼制度已经对这些权力的正当运作确立了制约机制,发挥这些制约机制而不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长官之手,可以保障权力正当行使。

  第二个“魔咒”是责任追究中的目的论取向。有不少构成刑讯逼供罪的严重违法行为,要么办案人员得不到刑事追究,要么即使追究了也会得到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这就是目的论取向在作怪,很多人认为刑讯逼供者是为了把案件侦破,惩罚犯罪者,程序正当性不在严格考量范围。

  第三个“魔咒”是责任追究中的部门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有些案件,明明办案过程中存在严重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且证据确凿,就因当地的某些领导要维护地方司法机关形象,一句话就不让再追查了。部门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一些应该追究责任的案件得不到追究。

  张建伟提出,一个案件办错了,当事人被错关了很多年,等到其出来时,很可能早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们需要思考:谁该为错案买单?国家要依法赔偿,但国家赔偿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等于全民为有些办案人员的违法行为买单。

  对于那些因办案人员滥用职权、懈怠渎职导致的错案,国家赔偿后,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向有关责任人追偿,追偿方式是责令责任人向国家缴纳赔偿金;拒不缴纳的,可以强制缴纳。

news.sohu.com true 法制晚报 https://news.sohu.com/20150921/n421697475.shtml report 1392 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提出要改变办案集体作业模式错案追究需破除三个魔咒法制晚报讯(记者汪红)错案追究需要破除三个“魔咒”,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建伟教授提出,因办案
(责任编辑:un65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