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常晓华 李柯勇 徐宜军)我国国有资产在改革过程中,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国有资产流失通常是由于某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资产变动中因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的。但记者近日在东北三省调研中却发现了一种更为普遍的、更大的“流失”:大部分国有资产如同一潭死水难于流动,由此产生的损失让人心痛。有人把这比做“冰棍”现象,咬一口有人管,可放在哪儿慢慢化掉甚至最后变成一根杆了,也无人过问。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强烈呼吁:国有资产千万不能一“化”了之。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郑婴代表说,“冰棍”现象在国有企业的确存在。如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出售废旧设备,每次必须进行层层审批,有时要很长时间才能审批下来,还要定一个较高的价格标准,而这时的设备已经不值刚提出出售时的价格了,政策又不允许低价出卖,只能放在那里直到变成一堆废铁。这不是停滞流失吗?还有国有资产的评估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企业都想评估得大一些,都想在与民营企业合作中多占点份额,害怕国有资产流失。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下属一个分厂要与一家民营企业合作,国有资产实有4000万元,评估后却成了7000多万元,最终这家民营企业放弃了合作。目前这一分厂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其实这也是资产流失。
几年前中央就提出国有经济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业布局上有进有退。但从这几年统计上看,东北各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变化不是很大。这不仅是东北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目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矛盾。为什么面对这种“难于流动”产生的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而无人过问?
原因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委员说,国有资产分属不同的部门,资产要流动,申请分流人员政策、土地处置、核销不良资产需要原来土地、财政、经贸、计委、劳动等部门的诸多审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五龙治水”的局面。面对国有资产目前存在的这么多的问题,到底由谁来负责研究解决?资产重组、债务消化、人员安置又由谁牵头运作?谁都在管,最后谁都不会负最终的责任,只有让国有资产“坐吃山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现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这是十分必要的。
国有资产停滞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产权利不明晰。张郑婴代表说,我们同行业的浙江的一家民营企业自1993年至今已经更新了3次设备,旧设备早已折旧出售,而我们至今还是70年代的设备,因为我们没钱进行技改,只能等,只能简单修修,我们也不敢把这些国有资产根据市场价出售了,最终只能凑合着用,而它的使用价值和效益就逐渐减少了,另外没有用的只能等着自己报废了。
张郑婴代表认为,解决国有资产“冰棍”现象,关键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下设20多个分厂,要是让我改,我们首先设想将每个分厂拿出来与民营企业合作,民营企业拿钱入股分红,参与企业管理。而这些分厂把无效资产分离出来,使分厂轻松上阵,无效资产留给总公司进行资产处理,能卖的就折旧卖掉。另外,小企业就可以进行买断,当然前提是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评估。”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存周代表认为,在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应通过股权多元化、国有股减持、员工持股等途径,构建一个所有权退出机制。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构建控股权的接管机制,使国有企业资产通过交易和流动,由死资产变成活资产。
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省国资办主任李继纯代表说,国有资产的“冰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责任不清,内部管理不健全,没有形成国有资产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要想破解这个难题,让国有资产既要动起来,又要防止流失,关键要优化组合国有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使处理的每一笔资产都必须经过产权交易市场,登记公告转让,增加交易透明度,并进行联网,互通信息。同时,国资委通过监事会掌握资产状况,以各种形式对国有资产进行调配。还要加强监督,由派驻企业的监事会实施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帐目,重大的资产处理必须实行联签制度。
吴敬琏委员认为,中央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有资产的流动重组提供了体制保障。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向市场经济方向迈进的,方向很好,但应着重于机制改革,而不仅仅是机构设置本身。“国资委”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效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将有效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和社会监管职能分开;“管人”要解决好管什么人的问题;“管事”要解决好管到什么程度。这一点至关重要。正确处理新国资机构权力集中与由此可能带来的“政企不分”的关系问题,切实让国有资产“动”起来,绝对不能一“化”了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