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建 政 转自搜狐 目前,尚有40名德国人留在伊拉克,其中包括53岁的柏林工业大学实验室主任赖因霍尔德·瓦斯曼。他是10天前作为和平示威者来到伊拉克的,现在巴格达的一个医院里当志愿救助者。他向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描述了这些天来亲身经历的空袭情景。 转自搜狐 记者:瓦斯曼先生,您的近况怎么样? 转自搜狐 瓦斯曼:不用担心,我还活着。但是,美国人已经用炸弹覆盖全城了,真是太荒唐了!昨天晚上又是长达一两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轰炸,跟前几天一样。大概是21时开始空袭,有的炸弹就在离我住的阿拉法纳饭店500米处爆炸,烟尘非常大,还可以看见高射炮的火焰。整个饭店大楼像地震一样颤抖,许多玻璃都震碎了。为了不让玻璃飞溅,几天前玻璃窗上已经贴了橡皮膏。 转自搜狐 记者:您在空袭警报响起时为什么不去防空洞? 转自搜狐 瓦斯曼:这个饭店根本就没有防空洞。再说,我为什么要去跟伊拉克人争抢防空洞位置?何况,常常还没等警报响起空袭就突然开始了。于是,我们就聚集在饭店底层的大堂里。许多人就在走廊里过夜,因为他们认为房间里更不安全。 转自搜狐 记者:您是通过什么手段了解外界的战争进程的? 转自搜狐 瓦斯曼:我随身带了一个小收音机,至少可以接收到德国之声电台。几天来,美国人也在这里播放非法海盗电台。开始时只播放流行音乐,现在也播送阿拉伯语的评论文章,大概是针对伊拉克电视台的反宣传。 转自搜狐 记者:您在白天能随便活动吗? 转自搜狐 瓦斯曼:到处都有空袭的危险,否则完全可以到处走动。我拍了一些爆炸前和爆炸后的对比图象。一般说来没有问题,但是昨天遇到了几个士兵的拦阻。好在指挥官很友好,劝我回到饭店去。 转自搜狐 记者:城市面貌变化大吗? 转自搜狐 瓦斯曼:完全变了。原来熙熙攘攘的街道,现在几乎空无一人。表面上看不出人们有什么恐惧感,但是内心肯定是害怕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躲起来了。大多数商店已经关门。买东西越来越困难了。几乎已经买不到矿泉水,只有一些芬达、雪碧之类的甜饮料。饭店里的供应也急剧恶化了。例如,原来每顿饭有五六种套餐可以选择,现在只有一种。早餐已经没有黄油和奶酪,只有旧面包。 转自搜狐 记者:为什么您执意留在那里? 转自搜狐 瓦斯曼:10天前,我们从柏林来了一些人,想用人体作盾牌。德国大使馆劝我们回去,因为留下的人可能得不到人身意外保险赔偿金。大多数人已经走了。但是对我来说,怎么能够只在巴格达呆两天就走了呢?我要在这里帮助他们,这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转自搜狐 记者:您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们? 转自搜狐 瓦斯曼:我去大使馆问他们,是否认识某个医院,或许我可以提供帮助。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个基督教的私人医院。他们对我的来意感到非常高兴,有事就会打电话通知我。谢天谢地现在的伤亡者还不算太多。但是,看样子这种情景不会太久的。 转自搜狐 记者:您有家庭,家属们对您的举动持什么态度? 转自搜狐 瓦斯曼:妻子当然不愿意,她很不安。我现在最多两天才能发一个电子邮件同她联络。三天来已经不能通电话了。城里唯一还有一个网吧营业,但是开放时间很短。有时要排20分钟队才能等到一个位置,可是突然就断电了。现在断电越来越频繁了。 转自搜狐 记者:人们希望尽快推翻萨达姆吗? 转自搜狐 瓦斯曼:当我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得出来,人们更恨布什。他们并没有邀请布什来占领自己的祖国!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