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
———北大物理系师生送给黄昆院士的一副对联
1945年10月,黄昆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师从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后来荣获诺贝尔奖的莫特(N.F.Mott)教授,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为固体物理学。几个月后,初出茅庐的黄昆就完成了题为《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论文,大胆提出了关于杂质和缺陷X光的散射理论模型。20年后,德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证实了黄昆的理论预言,国际学术界随即称之为X光“黄散射”。[全文][悼念]
黄—朱模型”:这一模型的合作者朱邦芬教授曾有机会去国外长期学习工作,但是他没有去,他说:“在国内虽然生活清苦些,但能得到黄昆这样的导师指导,人生夫复何求。”半导体所建成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在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一新兴领域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全文][悼念]
经过英国多年的在固体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黄昆当时属于国际上的领头科学家,他的水平无疑在国内固体物理领域首屈一指。他率先提出在北大开设“固体物理”课程及“半导体物理”课程。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从无到有,逐渐形成系统的专业物理课程。从事“两弹一星”研究的许多科技人员都从这里走出…[全文][悼念]
黄昆把自己的一生科学研究经历归结为: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对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讲,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全文][悼念]
哪儿来的一个农民老头 王炳深:他当初从北大调到半导体所的时候,因为他穿得非常朴素,而且是骑自行车来的,传达室的工作人员还以为他是哪儿来的一个农民老头。说老头你干吗?找谁?他才解释,我是刚刚调来,还没来得及领工作证,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就是新来的所长黄昆先生。[全文][悼念]
“那天,我拿着科技部盖了章的批准文件给他看,他很高兴。”郑厚植表示,迄今为止,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拿450万元奖金做基金设奖的几乎没有,“这样影响更大、更深远,已经确定了章程、理事会和评选委员会,因为黄先生突然病重和去世,稍微停了一下,但还是会继续做,希望将来能够做得更有意义。”“也许,这就是对黄先生最好的纪念之一。”郑厚植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