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追思
新华社记者 李斌 周婷玉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7月6日下午因病逝世,享年86岁。连日来,作为第一位去世的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及其一生引起人们的关注。
科研、育人“双辉煌”
黄昆先后荣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昆和
其他科学家一起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半导体人才,为高校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甘子钊院士、夏建白院士、秦国刚院士、朱邦芬院士……这些活跃在科研战线上的院士们,都曾作为学生或同事,上过黄昆的课,或者一起进行科研,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受益匪浅。
“从第一原理出发”
2002年,黄昆获最高科技奖;2003年年初,又成为十位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之一。面对这些荣誉,黄昆总是说 “我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没有什么神奇和惊人的地方。”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获得一些成绩,主要在于“勤于思考、坚持工作”。
黄昆研究教学五十载,形成自己鲜明的治学风格。黄昆认为,对科研工作者来讲 “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
长期和黄昆合作研究的朱邦芬院士回忆,黄昆每研究一个问题,每评阅一篇论文,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即先不看已有文献,独立地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正是‘从第一原理出发’的风格,使黄昆的研究工作往往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凡以他姓氏命名的理论都是例证。”
正如复旦大学陆栋教授赋诗所云 “不负凌云万丈才,科研襟怀几度开。固体物理奠基者,大师伟名当长在。”
治学为人堪为师表
无论治学,还是为人,严谨都是黄昆的一大特点。他不赞成用过于烦琐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然而在需要数学推导及计算时,又十分仔细,反复多遍。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论文,黄昆往往多次修改,甚至于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有时候掩盖了原文。
晚年的黄昆,更加严谨淡泊,甚至有点“怪”。中科院半导体所原所长郑厚植院士说 “他是院士,何况是权威。但他却回绝了很多学术会议的邀请,包括半导体方面的。他认为,现在学科发展这么快,去了以后,你说和不说都不好。不说,你架子大;说了,又怕说错话。”
“从不愿意宣扬自己”
获最高科技奖时,他在“请示”夫人后“勉强”同意记者来到他两室一厅的家,“只能看不能问”。记者呆了不到10分钟,连坐都没坐,正准备开口提问,却被黄昆夫人——李爱扶——这位相伴半个世纪的英国老人下了“逐客令”。“他们不是不愿意和人接触,而是不愿意宣扬自己。”郑厚植院士解释说,“这是一种道德理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求真务实。”
获最高奖后,黄昆仍然住着两室一厅的房子,房子里堆得满满的。郑厚植说 “以前每次给他分房子,黄先生总是不同意。前面给过两次,都被拒绝了。第三次,我们反复动员,您岁数这么大了,要有人照顾,如果请一个阿姨来,房子那么小,人家就不会来。”“为什么不要房子 因为他对自己非常严。‘文革’时,黄先生因为是1955年的院士,每个月有300多元钱收入,我们也就45到50元钱。他说,‘我要抽烟,比你多拿6元钱,其余都交党费’。”
“放手”培养后继有人
在黄昆的带领下,1989年半导体研究所成功组建了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前,郑厚植应邀回国负责实验室工作。
“黄先生很放手。”郑厚植说 “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都交给我,让我去做。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以他为榜样,特别是他的一些优良作风,在实验室里源远流长。不久前,我们还获得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
“去年我们还拿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郑厚植说,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10名40多岁的教授,其中5位‘百人计划’,5位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这些年轻人还获得了国家基金杰出青年群体称号。可以说,黄先生倡导的学科后继有人。”(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黄昆”,共找到
8,416
个相关网页.